名師引領蓄勢前行 團隊賦能創享未來
——教育部直屬師范類大學附小數學教學研討會掠影
作者:姚思雅 王東平
發布時間:2024-06-07 22:35:3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6月6日清晨微涼,記者穿越半個城市來到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長安校區)赴一場數學盛宴。學生朝氣蓬勃,身著校服滿臉笑容步入校園。校門里,繽紛多彩的學生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每一類作品展示架旁有一位可愛的學生講解員,他們繪聲繪色地為與會者逐一講解。
為進一步弘揚教育家精神,推進陜西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優秀學科教師及優秀教研工作者團隊的帶動、輻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育部直屬師范類大學附屬小學“名師引領蓄勢前行 團隊賦能創享未來”數學教學研討會在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長安校區)舉行。西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導、國家級教學名師宋乃慶,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陜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董俠等領導及專家,陜西省各地市、區(縣)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相關領導,小學數學教研員;陜西省各地市、區(縣)小學校長、教學副校長及骨干教師計600余人出席會議,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何軍華副校長主持會議。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一直致力于學校課程的建設,基于“教師即課程”“學生即課程”“課程即發展”的理念,經過22年的實踐探索,成就助力師生“生命成長”的“S-U-I-P”協同模式支持下的“梧桐之聲”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于2022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會上,“梧桐之聲”管樂團為大家演奏《阿森圖姆》《勇敢飛翔》《龍舌蘭》等曲目,“精靈舞蹈團”帶來《巾幗英雄花木蘭》節目,“戲曲傳承班”展示秦腔《華彩秦韻》。
表演結束后,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幼兒園黨總支書記、附小校長侯西科致歡迎辭。侯校長說:“今天之所以‘高朋滿座’,是因為‘教育部直屬師范類大學附屬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這個題目‘刺激’,刺激意味著關注,關注意味著思考,思考意味著提升。”他表示,希望大家認真聆聽宋教授的報告,聆聽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小學蔣校長、西南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吳校長的報告,認真享受四節觀摩課。
陜西師范大學校長助理袁一芳在講話中說:“陜西師范大學作為一所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師范大學,在80年的辦學歷程當中,始終堅守教師教育主責主業,自覺踐行‘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使命擔當,培養了50余萬名各類優秀人才,為西部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鑄就了偉大的‘西部紅燭 兩代師表’精神。”他強調:“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是高質量小學教育的領頭羊,積極探索教育教學前沿是職責所系。長期以來,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堅持教學改革、課堂創新的主體作用,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系統地推進教研制度建設,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必將有力促使各師范類高校附屬小學進一步強化數學教學經驗的總結與運用,更有助于探索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創新的師范大學經驗。”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陜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董俠肯定了陜西師范大學在80年的辦學歷程中,矢志不渝地堅守教師教育主責主業,為西部基礎教育教師教育的發展做出重要而獨特的貢獻。她談到,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師范大學的附屬小學,積極成為探索先進教研模式、科學教研方法的試驗者和先行者,積極在教師教育教學教研改革領域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獨具特色的課程模式和教研范式,樹立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辦學口碑。她強調,與會人員要攜起手來,共同深入研究,積極探討與實踐,努力成為立德樹人的引導者、課程改革的研究者、課堂教學的指導者、教師發展的守望者、教育決策的服務者和核心素養落實的踐行者,為建設高質量的基礎教育質量體系,以及把陜西省建成西部教育強省貢獻力量。
西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導、國家級教學名師宋乃慶作了題為“教育強國背景下數學文化促進兒童發展的探索”的專題報告。宋教授圍繞“教育強國的內涵和意義”“數學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數學文化讀物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數學文化繪本促進幼兒素養的發展”四個方面展開。在如何“打造數學文化優質高效課堂”中他建議,一是用數學文化優化教學設計促進兒童發展;二是利用數學文化素材促進兒童發展;三是以數學文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核心素養;四是以數學文化素材提升教師的教學藝術;五是以數學文化素材優化課中評價;六是以數學文化素材變革學習方式;七是以數學文化素材增加教學反思;八是以數學文化素材改進教學評價。宋教授作報告語言通俗易懂,所舉事例幽默風趣,極具教育意義。報告結束后,宋教授贈送了數學書籍,和大家合影留念。
西南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吳世彬作題為“‘數學+’跨學科主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的專題報告。他從重視學科的交叉融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講起,深入詳細地解讀了“數學+”跨學科主題課程的特征、內涵、目標、要素、研發流程、特色等內容,并分享了現行研究“數描國學經典”跨學科主題課程的相關情況。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小學校長蔣方葉作題為“沉潛真實生活情境 涵養問題解決能力”的專題報告,蔣校長圍繞“嵌入真實原生態素材,形成干擾性語境”“運用非連續性文本,豐富表達方式”“呈現半開放式思考,讓學習再發生”“強化說理過程,暴露真實思維障礙”“逆向提問疏通,互為轉換思維建模”“設置高階任務,回歸解決現實問題”等六個方面向大家解讀了如何在真實情境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侯西科作題為“使命與擔當前提下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獲得因素淺析”的專題報告。他結合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實際,圍繞“如何增強學校教師的幸福感”談了四點:一是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過日子的方式;二是注重教師團隊建設,師德是新時代教師發展的靈魂。三是落實校訓“健康的身 溫暖的心”,通過運動健身、通過閱讀悅心;四是重視溝通工作,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
侯校長說:“愛心,培訓很重要,選才更重要,校園文化要大家一起構建,校長書記普通家長,要擔負起家長之責。”他說,最好的教育是給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他印象最深的是帶領孩子在球場踢球;還提到閱讀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孩子的閱讀習慣好,那么教師在其小學、初中的語文學習中發揮的就是輔助作用。侯校長通過事例向大家傳遞了怎樣做好管理者,怎樣做好教育工作。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小學王昊宇老師進行了四年級的觀摩課“解決問題”。她通過鞏固整理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方法,帶領學生分析復合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確定解題思路,讓學生在復雜的真實情境中認識數學本質,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推理意識、應用意識。授課中,王老師引導學生正確說出路程的計算過程后,延伸到人們生活中使用的導航等就包含很多數學知識,這也充分說明了數學無處不在。
西南大學附屬小學駱丹老師進行了四年級的觀摩課“定位神器”。課前準備階段,駱老師先與學生拉起了家常:“我來過西安三次,很喜歡這里,同學們給我推薦下西安的小吃吧。”同學們熱情介紹,聊天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授課過程中通過《戰狼2》電影中通過搜索信號后精準打擊敵人的片段,帶領學生感受數學對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數軸、平面直角坐標系和空間直角坐標系,并通過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帶領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與應用價值。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郝高峰老師進行了四年級的觀摩課“數學與詩歌”。他通過“讀一讀,寫一寫”“分一分,說一說”“想一想,算一算”三個環節,引導學生借助“詩歌”這種別樣的形式學習數學,在“‘詩’說數學”“智斗三‘秀才’”等活動中經歷做數學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初步感受數學與詩歌整合的魅力。授課中,郝老師善于抓住課堂生成,使學生的每一次靈光乍現都變為不可多得的教學延伸。一個女生說,讀詩歌《詠鵝》時想到“鵝”像數字“2”的時候,還配上了自然的彎曲動作,這一舉動逗笑了與會人員。這位女生說,“數學是冰冷的,詩歌是溫暖的,但二者相遇能擦出火花”,呼應了“數學與詩歌”課題,也表明課堂內容入了學生心里,學生真正地掌握了知識。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王永濤老師進行了五年級“巧破數陣圖” 觀摩課。他從“洛書”的傳說導入,引導學生認識幻方,了解數陣圖的基本類型和特征,發現數陣圖的基本填圖規律,辨析常見數陣圖的數量關系,能借助代數思維破解數陣圖。王老師的課堂極大激發了學生對中國數學文化的興趣,帶領學生們感受了數學的魅力和實用價值。
授課結束,羅新兵、尚曉青、田雙棉、馬俊華等專家對觀摩課分別進行了點評,并圍繞“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設計與實施”主題展開深度討論。
健康的身,溫暖的心!師生間相互成就,彼此溫暖!相信數學會助力每一個生命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