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不菲的兒童智能手表。

擔心孩子跑丟,監測孩子健康,不少家長會為孩子佩戴一款兒童智能手表。然而,如今兒童智能手表除了接打電話、定位功能外,還可以實現拍照、聊天、聽書、游戲等功能,幾乎已經可以跟智能手機媲美。有的孩子當玩具,有的孩子會攀比,這樣的智能手表,不禁讓人擔心孩子會沉迷其中。

走訪:手表功能強大 新款價格不菲

6月5日-6日,記者走訪了西安部分商場發現,各類兒童智能手表的價格從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這些兒童智能手表里,基本預裝了聊天通信、錢包支付、聽歌聽書、運動監測、字典題庫等小程序,有些品牌的兒童智能手表還可以提供一些益智游戲的下載,功能可謂花樣繁多。

“外觀有銀色和粉色兩種,男孩女孩都合適,大屏幕加攝像頭組合,具有樓層定位、情緒監測、閃光燈夜拍、雙頻衛星定位系統等功能,特別是新增加的情緒監測,家長能在手機上看到孩子的心情好壞。”在西安龍首印象城,某品牌兒童智能手表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店內最新款的兒童智能手表售價2299元,不僅擁有更大的屏幕,還擁有超大的內存。

在附近商場另一家兒童智能手表柜臺,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最新款產品時,特別介紹了產品的微聊功能,同一個品牌相互靠近會自動互加好友,電池、屏幕、通話清晰度相對于其他產品也更具優勢,功能更加豐富,系統運行也更加流暢,幾乎與智能手機的銷售人員是同一種說辭。

“現在的兒童智能手表基本上半年就會出一次新款,之前孩子幾次纏著我讓給他換新款,這次看他這學期學習成績不錯,手表也用了三年了,系統比較卡,所以來看看新款的手表。”市民李女士表示,如今兒童智能手表隨著功能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貴,雖說電子產品用三年更換倒也算正常,但給小學生用的東西,這個價格還是覺得有些“不劃算”。

家長:越來越像手機 擔心孩子沉迷

除了價格之外,兒童智能手表從“通話定位神器”到“社交娛樂工具”,其逐漸強大的功能與其備受關注的社交性質,也引發了不少家長的討論。

“一開始買這個東西是出于對孩子安全考慮,主要就是為了定位、通話方便,可以讓孩子放學或發生緊急情況時聯系家長,結果現在越升級功能越多,有時候孩子寫作業還要跟同學用智能手表聊天。”家長李女士表示,原本不給孩子配智能手機,就是擔心手機娛樂功能太多,害怕他沉迷玩手機,結果現在的智能手表卻越來越像手機。

家長張先生表示,自己的孩子如今上初三,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使用兒童智能手表,從第一款798元的手表到如今1499元的手表,價格一直在上漲,功能越來越多,確實讓他有些擔心孩子會沉迷其中,好在孩子比較懂事,在家里用智能手表娛樂也就是聽聽故事、玩玩猜成語的游戲,他便也沒有過多干涉。

對于智能手表的諸多功能帶來的沉迷隱患,家長高先生介紹,自己的孩子如今上小學四年級,佩戴的是一款1000多元的兒童智能手表,可以連接家長手機,通過防沉迷功能來合理管控孩子的使用時間,“玩手表會有時間限制,一般是30分鐘會定時提醒,晚上會設置自動關機時間。”

專家:智能手表應進行合理分級

對于如何防止孩子沉迷兒童智能手表,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實踐哲學研究室主任王曉勇表示,首先家長的引導最為關鍵,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家長要引導監督孩子合理使用智能手表,讓孩子在特定的時間段內使用,避免長時間沉迷影響學習。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參與一些手表里的益智類游戲,弱化其他娛樂功能,甚至可以將“玩”智能手表作為獎勵,培養孩子的約束力,激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過,對于兒童智能手表的未來發展,王曉勇表示,如今智能手表是一種時尚的新興事物,不僅兒童佩戴,許多成年人也佩戴。兒童佩戴智能手表本質上是為了方便家長與孩子聯系,孩子本身并不需要如此冗雜的功能,而成年人佩戴智能手表往往會有聊天、視頻、音樂、健身等應用需求。因此,對于“兒童款”和“成年款”的功能,市場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區分,從源頭上進行合理分級,并且加強市場監管。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可以安裝各種小程序,使其功能越來越接近智能手機,而兒童智能手表可以有一些適當的社交娛樂功能,但還是要回歸其本身最主要的通話和定位需求。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