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陜西省西安中學老師給學生做心理輔導。

每個人都要經歷青春期,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往往會出現溝通困難、焦慮、恐懼、煩躁等狀況。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心會有哪些變化?如何幫助青少年度過這個關鍵的成長階段?記者就此走訪了我省醫院、學校等相關單位。

走近“叛逆”的孩子

5月27日,記者走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時,遇到來自蒲城縣的姜愛奇(化名)帶著14歲的兒子前來復診。她告訴記者,孩子在私立學校上學,到學校不久后患上了抑郁癥。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治療,孩子的性格開朗了不少,學習成績也有所提升。

“患抑郁癥與焦慮癥的青少年,多數在12歲到16歲之間?!痹撝行纳賰盒睦砜聘敝魅螐埡FG告訴記者,“隨著學業加重,青少年可能會出現煩躁、壓抑、抑郁、焦慮、恐懼等情緒。此時,如果家長不理解,青少年容易出現沉迷手機、拒絕上學等現象?!?/p>

張海艷介紹,由于生理上的變化,青少年常常會追求新奇和獨特,喜歡閱讀懸疑小說或穿戴另類服飾等,開始質疑權威,反對父母或老師的觀點。

青春期,青少年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對自己在同伴眼中的角色很感興趣,會開始談戀愛。他們的情緒波動大,會因為一點小成就感到滿足,也會因為一點小挫折而心情低落。他們喜歡追求自我,對他人的評價和觀點非常在乎,特別關注人際關系。當人際關系緊張時,容易自我否定。

與未知的自我相遇

5月22日,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舉辦了第十五屆心理健康月辯論賽。學生們圍繞“當他人誤會我時,我還要不要保持同理心”的主題展開辯論。高一年級學生張嘉睿(化名)說:“通過參加辯論賽,我學會了換位思考。”

該校心理老師陳靜告訴記者:“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會注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當學生遇到一些心理困擾時,班主任會和心理老師一起討論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制定解決方案。”該校還舉辦“雙向溝通”“積極情緒與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特征和常見心理困擾”等主題講座,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

5月23日,在陜西省西安中學心理課上,老師正在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學生趙麒潤(化名)說:“每周一節的生涯課是我們最喜歡的課。在課堂上,老師會通過互動游戲,讓我們了解人生中重要的事,找到人生的方向?!痹撔⑸慕逃c心理健康相結合,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愛好、興趣、能力、價值觀和職業方向。

該校心理老師張毓珂告訴記者,學校于2015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學校為不同年級開設了多樣的心理課程。

“高一年級開設生涯課、‘遇到未知的自己’心理選修課,指導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并探索自己的無限可能。高二年級開設了男生課堂和女生課堂,老師從青春期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角度入手,幫助學生了解自身變化,學習怎樣與異性交往,理性地處理情緒波動。對于高三年級學生,老師精心策劃心理游園活動,幫助學生釋放壓力、緩解焦慮,更好地備戰高考?!睆堌圭嬲f。

家長應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關注。學生在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家長也應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學習。

記者在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了解到,許多青少年會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而陷入焦慮和恐懼狀態。為了讓更多的父母了解青春期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從2021年開始,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社會服務心理講師走進延安市、咸陽市等地的10多所學校,開展“心”啟航家校共育“心”征程等心理健康輔導活動,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