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泉縣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五育”,大力實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的各項育人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良好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知識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以德育心。圍繞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生命健康等德育內容,按照小學抓習慣重養成、初中抓規范重責任、高中抓目標重實踐的思路,制定《石泉縣中小學“一月一主題,一級一活動”德育主題活動指南》,設計了知識與體驗相融合、能力與成長共促進的11個主題、115個必選活動、86個自選活動,分學段分年級、分月分主題組織實施,做到“月月有主題,級級有側重,人人可參與,全年全覆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智慧心。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實施“課堂革命,石泉行動”,圍繞課程目標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挖掘課程蘊含的德育資源,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進行德育教學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并以“陽光心靈”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動為契機,組織學生參與生命教育、心理講座、優秀心理影片觀影、心理繪畫、經典心理讀物分享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以體強心。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體教融合,全面實施中小學體育場地等升級工程,持續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執行學生體育健康課程標準,扎實開展“三操一課一活動”,通過體育教學、組建體育社團等形式,指導學生學習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熟悉球類、田徑以及體操、武術、跆拳道等多種運動方式方法,廣泛開展體育活動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增強體質、錘煉意志,促進學生熱愛體育,揮灑汗水,充分發揮體育調節情緒、疏解壓力的強心作用,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以美潤心。堅持以美潤心、以美潤情,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嚴格按照標準配置藝術教育師資,加強學校美育設施設備建設,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課程,開設戲曲、扎染、版畫、社火、編織、泥塑等具有藝術特色的校本美育課程,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群體提高與個體特長發揮相結合、日常教學與活動競賽相結合,努力提高藝術學科教學質量,引導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

以勞健心。在開足開齊勞動教育課程的同時,將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明確勞動教育在文科教學注重培養勞動觀念和態度、在理科教學中強化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結合縣域博物館、展覽館、工廠、旅游景點等公共資源,先后建立5個縣級農業實踐基地、8個工業實踐基地,11個勞動教育基地,覆蓋全縣鄉鎮。各學校立足實際,扎實開展勞動技能大賽,積極建設校級勞動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入社區、工廠、企業進行勞動職業體驗,鍛煉勞動技能,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出力流汗,磨煉意志品質。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