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解析
作者:畢思文
發布時間:2024-05-30 09:24:46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目前,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文旅融合背景、充分發揮高校教學優勢、提高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是現階段教學的重點,也是推動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有序開展的關鍵。在具體實施階段,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加文旅元素,豐富教學手段,做好教學評價,從多個角度入手,保證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階段達到預期目標,為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結合高校教學實際探討了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方向及內容,以期有助于解決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難題。
[關鍵詞]文旅融合 高校民族民間舞蹈 教學方法
課題:陜西理工大學校級課題《新媒體時代“一帶一路”背景下漢中地區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策略》(課題編號:SLG1923)。
引 言
文旅融合背景下,開展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時,不僅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還要重視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加文旅方面的內容,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做好教學評價,為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保證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階段能夠具備更強的針對性、提高實效性,規避教學風險,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能。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建立教師團隊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面臨新的形勢,教師團隊的整體實力對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如何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如何提高教師團隊的整體能力、如何解決教師團隊的建設問題是目前高校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由于民族民間舞蹈專業性強、對教師團隊要求高,不但每個教師的專業能力必須要符合教學要求,而且還要建立人才梯隊,以保證教師團隊能夠完成新老交替和教學傳承。單個教師團隊的能力不具有代表性,只有整個教師團隊在綜合素質方面都有全面提升,能夠勝任基礎教學工作,才能保證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取得積極效果。從當前的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來看,文旅融合的影響較大,文旅融合不僅是新的教學方向,同時也是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面臨的新形勢。文旅融合賦予了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新的生命,讓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開展中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改變了教學的不利局面,使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煥發生機和活力。對于教學而言,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教師團隊的整體能力決定了教學效果。在這一要求下,高校只有建立專業化的教師團隊,才能夠保障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工作有序落實。
2.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強化教師素質
鑒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面臨的形勢和困難,以及教學工作在具體實施中的特點,建立教師團隊是第一步。建立教師團隊后,高校可有效匹配資源,保證每一名教師都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勝任工作,同時還能按照教學內容的要求匹配最佳的教師,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的優勢,為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提供有力保障,使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環節具備更強的優勢。從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來看,強有力的教師團隊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決定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能否取得實效的重要基礎。教師團隊過硬,教師的綜合素質高,教師在具體實踐工作中所表現的專業能力會更強,能夠進一步推動教學工作深化,使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開展中得到專業教師的支持,并且在教學水平方面有較大提升。所以,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應當不遺余力地強化教師素質,建立有效的培訓機制,通過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等方式選拔優秀教師,使能力突出的教師脫穎而出,通過老帶新和傳幫帶的方式實現教師團隊整體素質全面提升。
3.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做好教師評價
建立教師團隊之后,高校除了要做好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還要做好教師的評價工作,主要對教師的基本能力、教學水平、綜合素質、學習能力,以及教師對舞蹈教學的理解等進行全面評價,以更好地掌握教師的能力情況,分析教師的提升空間,進而在培訓環節幫助教師彌補短板,使其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對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而言,教師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教師評價能夠及時發現教師的短板,按照舞蹈教學的具體情況采取優化措施,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并探索如何通過優化教師團隊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較多,但應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在教師評價環節中判斷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以及專業能力等,促使教師主動提升自身能力。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增加文旅元素
1.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增加文旅內容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當增加文旅元素,將文化旅游的相關內容與舞蹈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完善,更好地解決教學難題,讓學生有廣闊的眼界了解舞蹈的內涵,以及舞蹈與文化旅游的關聯性。學生明確舞蹈學習的目的,以及舞蹈學習與個人生活及社會生活的關聯性之后,可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舞蹈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利于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果。文化旅游內容的引入既要與舞蹈知識緊密結合,同時也要根據舞蹈的教學情況和教師的掌控能力合理選擇,避免文化旅游知識引入過于直接或者生搬硬套,使學生難以接受。與此同時,文化旅游內容的引入還要注重引入的方式和時機,要合理控制引入知識的比例,按照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具體情況酌情增加,不能因其影響正常的舞蹈教學工作。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目的在于有效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優勢和特點,將優質的舞蹈文化予以有效宣傳,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增加文旅內容是關鍵。
2.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轉變教學思路
對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而言,在增加文旅元素的過程中應轉變教學思路,進一步聚焦教學目標,了解高校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以及教學要點和教學要求,根據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具體情況做好落實,既要在教學元素方面有效增加,又要滲透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與舞蹈之間的關系,將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的展示工具。教師可通過強化舞蹈教學目標,實現民族文化的發揚和傳承。
在民族文化的發現與保護中,要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特點和優勢,根據民族文化的類別和內容做好傳承,使民族文化在傳承過程中以舞蹈作為獨特的載體和形式提高傳承的效果,同時也能滿足舞蹈教學的要求,保證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環節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情操,達到文化自信的目的。民族民間舞蹈與民族文化有著緊密的關聯,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也應當加入文化旅游的知識,使舞蹈教學的內容及形式更加豐富,規避舞蹈教學內容單一的風險。教師可通過優化舞蹈教學,分析舞蹈教學的難點,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使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階段能夠具備更強的代表性。
3.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突出文旅內涵
參考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文旅內涵、增加文旅文化,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旅游知識,以及文化旅游元素與舞蹈的關系,既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滿足教學要求的重要措施,對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既要關注文旅知識的引入,又要在教學環節突出文旅內涵,做到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之間將文化旅游的相關知識融入舞蹈教學中。在舞蹈教學環節,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操,使其對文化旅游的內涵及其與舞蹈的關聯性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能夠在提升舞蹈能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現。聚焦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目標,了解文旅知識的特點和內涵,在教學中突出文旅的內涵,可使得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階段能夠做到目標清晰、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質量突出,最終順利實現教學目標,讓舞蹈教學成為有價值的學科。所以,圍繞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目標,突出文旅內涵并推動教學工作升級,對當前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具有重要影響。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豐富教學手段
1.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增加多媒體教學手段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教學手段對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教學手段越完善,教學質量越高;教學手段越多,教學難度越低。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加強訓練,還要增加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情境式教學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舞蹈專業知識。例如,教師可通過播放演示視頻、創設教學情境,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快速掌握舞蹈動作,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成效。舞蹈教學除了要關注教學手段之外,還要在手段的有效性、一致性,以及優化方面給予更多關注。授課前,教師應深入理解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判斷現有的教學手段是否適合教學工作,根據教學的具體要求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確保教學手段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教學手段的創新需要借助于多媒體技術,而多媒體教學可達成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使教學工作具備更強的代表性。所以,增加多媒體教學手段、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可保證教學工作在組織實施階段提高成效,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快速提升整體能力。
2.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增加示范教學手段
對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而言,教師還應增加示范教學,如舞蹈動作的示范、舞蹈背景文化知識學習方法的示范,讓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緊緊跟著教師的步伐,掌握舞蹈動作的要領。示范教學可以強化學生對舞蹈背景知識方面的學習,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掌握相關動作的技巧,有更加突出的表現。舞蹈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動作演示以及其他知識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學生的舞蹈學習中,教師的示范既是對學生的正向引導,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有效培養,即幫助學生快速入門,特別是一些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單純依靠學生自己理解難以快速達到教學要求,而教師的示范能夠啟發學生掌握要領,使其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成效,甚至還能探索一條新的學習路徑。
3.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增加互動教學手段
舞蹈教學除了采取教師示范以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非常重要。教師的演示、學生自主的訓練,從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效,但學生能否在舞蹈中配合到位、在練習環節快速掌握動作要領,都需要教師的現場指導和引領,因此師生之間應增強互動。在互動式教學中,可將全班學生組成幾個學習小組,由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各組進行引導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提高學習效果。除此之外,互動式教學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優點,生生之間相互幫助,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內容,在舞蹈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識點,為提升舞蹈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民族民間舞蹈的專業性強,在教學環節,教師既要圍繞教學目標做好教學手段的優化,同時也要強化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教學目標的科學性,通過互動、交流、演示等教學手段優化整個教學流程,完善教學鏈,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一致性,保證教學工作在具體實施階段能夠達到教學要求,確保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環節得到更多關注,在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教學成效,最終呈現出完美的教學結果。所以,給予學生更多的教學手段支持、增加互動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響。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做好教學評價
1.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總結教學效果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要想提高教學成效,就要在總結教學過程經驗的前提下做好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活動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分析教學過程、教學結果,總結教學經驗,判斷教學效果是否達標。教師可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探索教學方式,為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手段支持,在不斷摸索和總結的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學效果的總結既要按照教學的具體方案檢查落實結果,同時還要對比教學目標,檢驗教學工作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在具體實施層面的難度大,學生的配合程度及其學習能力與教學成果有緊密關系。在總結過程中,應當對教學過程中的各類資料、學生成績、教師的教案等進行分析比對和驗證,總結教學中的問題,為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手段支持,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推動教學評價工作,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總結,能夠落實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目標,確保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有序開展。
2.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評估教學過程
基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的特殊性,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應當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評估,掌握教學要點,了解教學過程是否科學,分析教學細節是否達到教學要求。如果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則應分析問題產生的節點及具體原因,對其制訂科學的解決措施,避免在日后教學中再犯類似的錯誤。在教學過程評估中,評估者要掌握具體的教學情況及要求,按照相關標準科學、全面地評估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教學評估中,既要重視評估的手段,也要在細節方面做好完善工作,提高評估效果,最終推動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工作優化,達到解決教學難題的目的。
3.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細化教學目標
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先進一步細化和調整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對比教學目標,檢查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了解教學手段是否具有代表性,深入掌握教學的具體情況后對照教學目標做好完善工作,若發現教學漏洞,則在日后的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之所以強調細化教學目標,主要目的在于將整體教學目標進行分解,做好每一階段教學任務的優化,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確保教學工作在實施中能夠按照教學的難點采取對應的措施,最終解決教學問題。
結 論
本文為高效開展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工作提供了內容支持、手段支持和文化元素支持。通過對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分析,了解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難點問題,以及融入文旅元素的必要性;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結果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分析,總結了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經驗,為更好地實施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加文旅元素、豐富教學手段、做好教學評價,以助于順利落實教學目標,解決教學問題,推動教學手段創新。
參考文獻:
[1]蔣燕君.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研究——以菏澤學院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21,43(6):77-81.
[2]陳加,楊洋.解析我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改革現狀[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14-15.
[3]武開娟.解析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9,39(2):170+172.
[4]李璐.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民族文化的融入[J].知識文庫,2017(5):203.
[5]王思薇.解析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6,36(23):176.
[6]周芬.解析我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改革現狀[J].藝術評鑒,2016(1):124-125.
(畢思文: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