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渭南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小衛和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靳華鋒共同為渭南市新時代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中心揭牌。

“工作中心要在渭南職教集團的領導指導下,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加強統籌協調、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教育、科技和人才優勢,探索形成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渭南方案’,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5月14日上午,渭南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渭南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渭南職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靳華鋒在渭南市新時代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中心成立大會上說。

職業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近年來,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顯著增強,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不斷涌現,以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職業教育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既是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關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選擇,又是立足職業教育現實開展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有益探索。

建設“大課堂”

充分釋放思政育人活力

作為渭南職業教育集團龍頭單位,渭南職院在思政教育開展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渭南職院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形成學校黨委統籌領導,學校、院系、支部三級聯動,黨委宣傳統戰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校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突出創新導向理念,在內容上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充分運用陜西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創新發展成果,打造貼近學生、走深走實的思政課;在形式上,運用信息技術、新興媒體和文化創意的融合創新,推動傳統思政課堂向形象化、生動化方向轉變,提升育人效能。創作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渭華謠》,綜合運用音樂、舞蹈、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帶領師生重溫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錄制渭南本土文化音頻讀物《詩詠渭南三百首》,制作大學生紅色有聲讀物53期,被“學習強國”渭南學習平臺收錄;承辦渭南市“永遠跟黨走”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連續舉辦青年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讓思政課煥發“青春味”;先后與富平干部學院、渭華干部學院等9家單位共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教育研學基地,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百余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思政課的魅力……近年來,渭南職院先后獲批陜西省“大思政課”建設試點項目1項、陜西高校網絡思政研究課題與實踐項目3項,榮獲首屆陜西省高校網絡思政案例三等獎1項。

未來,渭南職院還將積極與市域內的其他中高職院校開展合作與交流活動,共同探索建立健全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督導評估機制和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各部門、各單位、各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打造一批示范“金課”,產出一批優質課程資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學研究成果,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積累經驗。

建好“大師資”

教師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立德樹人,教師是關鍵。渭南職院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工作,通過舉辦思政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教學研討會等活動,涌現出一個又一個“教學標兵”和“教學能手”,全面提高全體教師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學水平,充分激發思政課教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著力打造一支具有引領力、凝聚力、影響力的思政課教師團隊。

在2023年上半年舉辦的2022年度陜西省思政教師“大練兵”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曉丹老師榮獲思政課程“教學標兵”稱號,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范學院的郭朋雪和裴昉兩位老師榮獲“教學能手”稱號,醫學院袁淑怡老師榮獲課程思政“教學能手”稱號。在2023年下半年舉辦的2023年度陜西省思政教師“大練兵”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院的康冰瑤、袁淑怡兩位老師分別榮獲思政課程“教學標兵”和課程思政“教學標兵”稱號,馬克思主義學院石欣欣老師、李睿師生團隊均獲得思政課程“教學能手”稱號。一年來,在省級思政教師“大練兵”活動中,共有3名教師榮獲“教學標兵”稱號,5名教師榮獲“教學能手”稱號,首次實現“教學標兵”、思政教學團隊、課程思政賽道獲獎項目的突破,目前渭南職院在陜西高校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師“大練兵”活動中所獲成績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正在不斷成長、壯大。目前,渭南職院正在聯合職教集團其他成員單位共同開展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活動,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共享成果等方式,構建中高職一體化的“大思政”育人團隊,實現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企業德育導師等思政工作隊伍人員同培養、共培育,匯聚育人合力。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