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發揮名校名師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推進航天教育優質均衡發展,5月23日,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名校+”成果展示活動(第一期)暨“名師+”區域研修系列活動(第三期)在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舉行。

航天四小“名校+”經過四年積淀,開發形成富有特色的“小蝴蝶課程體系”,以“給予兒童蓬勃生長的力量——欣然教育”為主題,涵蓋欣然課堂、欣然學科、欣然社團、欣然節日、欣然儀式、欣然之旅、欣然聯盟、欣然之星、欣然探究、欣然田園十大門類,旨在讓每一個生命積極而自由地生長。

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報告廳舉行,管樂《康康舞曲》、合唱《太空遨游吧》、舞蹈《祖國是花園》、藝術體操《舞動精靈》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贏得陣陣掌聲。隨后的課程展示環節共分設4個會場,就語文、數學、音樂和體育等學科進行課例觀摩和研討。來自航天四小“名校+”的6位教師呈現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教學課例展示。

航天四小孫敏娜老師執教三年級《守株待兔》,巧妙融合大單元和整本書閱讀,以《守株待兔》為引導,從讀故事到入情境,從情境中領悟寓言道理,實現方法的自然過渡,最后結合生活深化道理,引導學生獲得《中國古代寓言》整本書的閱讀方法。

航天四小盧雪平老師執教三年級《傳統節日潤童心 我是小小傳承人》,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巧妙地將五大學科知識融為一體,通過跨學科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究傳統節日的同時,體驗五大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航天四小劉招娣老師執教三年級數學《有趣的推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將推理與游戲結合,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的過程,學會借助表格記錄并整理信息進行推理,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航天六小高琳慧老師在一年級《找規律》課中,以歡快音樂和動作游戲開場,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規律。課堂活動多樣有趣,不僅訓練了學生發現與創造規律意識,還注重規律的準確表達。

航天四小王珊珊老師在二年級《蝸牛與黃鸝鳥》課上,通過模仿自然聲音等互動形式強調情感體驗和審美教育,利用合作學習增強自信、深化德育,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并展現音樂教學的創新精神。

航天六小吳鳴淵老師執教三年級《急行跳遠—蹲踞式》一課,通過搶墊子游戲,充分激發學生熱情,以踏板操突出“踏跳有力”技巧。示范領做確保學生掌握要領,再通過團隊游戲整理體操墊,增強團隊協作與集體榮譽感。

課堂觀摩結束后,老師們圍繞學科特點及教學設計進行l 深入探討,提出了改進建議。本次“名校+”成果展與“名師+”區域研修活動緊密聯動,強化了區域內各校之間的互學互促,進一步實現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持續再生和疊加式發展。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