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國際港教科研“五聚焦”“五突出”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發布時間:2024-05-23 16:40:03 來源:西安浐灞國際港教育局
近年來,西安浐灞國際港教科研工作聚焦組織領導、“雙減”政策落地、“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課堂教學主陣地等關鍵領域,突出教研員引領,課題支撐,隊伍建設等關鍵性作用,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區貢獻教科研力量。
一、聚焦組織領導,突出工作力度。
園區通過設立區級教科研中心,建立名校(園)教研工作站、名師工作室(坊)、班主任工作室等形式,邀請省市專家和一線名師,擇優遴選聘任區級兼職教研員,并建立專家名師、教研員包校(園)制度,教研員定期下校(園)指導,開展學科大教研、校本教研、同課異構、課題研究專題輔導等活動,發揮教研員的學科引領力和指導力,初步形成“1+3+N”即“專職+兼職+名師骨干”的教研工作格局,助力園區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以來,全區設立3個教研工作站,建立“名師+”工作室18個,班主任工作室15個,新增省市區“三級三類”人才320名,羅坤、侯亞蓮、強曉燕、費旭明、汪西寧、肖邦國、陳宇等校(園)長已向全省、全市進行教育教學方面指導輔導,形成了域內整體提升,對外引領輻射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雙減”要求,突出作業管理提質增效。
西安浐灞國際港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雙減”工作決策部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義務教育學校作業設計這個重點環節,著力規范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區級建立健全作業管理機制,通過加強作業設計、教研培訓、日常監督等方式,不斷提升作業設計、管理水平和效能,有效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細。黨工委將“雙減”工作納入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工作任務、政府教育履職工作要點,列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出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機構負擔的工作措施》《全區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十條措施》等政策文件。區教科研中心針對“雙減”工作開展“教-研-訓-評”一體化教研活動9期,以教科研賦能助推“雙減”工作不斷深入。各學校建立作業公示制度、登記制度,各學科合理控制作業時間,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分層次作業、必修選修作業,節假日嘗試實施實踐類、體驗性、研究性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成長需要;大部分學校設置無書包日、無作業日,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雙減”實施兩年多來,全區60多篇作業設計、作業管理案例榮獲省市級相關獎項榮譽。
三、聚焦學前內涵普惠發展,突出研訓賽一體。
一是借力高校資源聯合組織“521”專題培訓,三年累計開展70余次專題培訓,參訓12000余人次,基本實現幼教隊伍專業化發展、學前教育質量快速提升的目標。二是實施新入職教師能力培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學科建設骨干培養“三大工程”,分層分類,形成教師梯隊化發展格局。三是開展區級學前教育課題研究,逐年培育并強化教科研力量,在教科研、文化建設、課程發展及評價方面重點著力,帶動園所積極開展園本教研實踐探索。四是以五大領域優質課展示為抓手,堅持“以賽促教,重教提質”目標,賽前全方位培訓,賽中專業導師助力,賽后大教研復盤交流,全流程錘煉教師專業能力,全面促進園所質量提升。2021年以來,通過搭建研訓賽平臺,成功培育省級示范園2所,省市級學前教育三級三類人才30余人,區級學前教育微型課題結題57項,規劃課題結題4項,正在研究微型課題41項,規劃課題7項。
四、聚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突出評價改革。
全區堅持更新教育理念,倡導創新探索,聚焦學生評價改革,堅持學校主導、學生主體、“五育并舉”的工作主線,整合育人資源、創新育人形式、強化育人過程,構建起過程與結果并重、線上與線下相融、“五育并舉”的立體化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近年來,園區義務段學校深植教育改革理念,區級擬定學校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實施方案(試行),通過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反饋、社會滿意度等多維度科學合理對學校發展情況進行綜合監測和評價,注重對學校發展和進步的正面評價。區內3所學校獲得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學校,7所學校獲得市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學校。2023年陜師大陸港小學“蒲公英學生一體化評價體系”獲得省級一等獎并在全省宣傳推廣,陸港初級中學和陜師大陸港小學在省級驗收中獲得優秀等次。與此同時,全區以“名校+”工程、新優質學校創建為契機,組建市級、區級“名校+”26組,依托名校辦學和改革經驗,不斷向“+”校植入教育評價改革理念,以點帶面,區內學校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和辦學效益的高位整體推進。國際港務區實驗小學在“名校”“蒲公英學生一體化評價體系”影響下,依托百畝勞動實踐基地探索實施“藍天下的課程”,建立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崇福寺小學以新優質學校培育為導向,建立非遺特色剪紙課程,將美育滲透學生發展方方面面,納入對學生的特色評價之中,學校進步和發展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認可。
五、聚焦課堂主陣地,突出搭臺練兵作用。
課堂是立德樹人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主渠道,全區始終堅持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原則,在專業平臺搭建、區域課堂問診等方面持續發力。僅2023年,全區組織或承辦國家、省、市級專業(專項)活動21次,全國小學教育發展大會、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暨新高考綜合改革校長研討會、“西安好課堂”展示交流、西安市第八屆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西安市首場“名校+”“+”校成果展等活動,讓全區各校(園)教師在更廣闊專業的平臺上展示風采、交流進步。同時,通過國家級、省市級專家名師的面授指導點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2021年以來,全區先后組織三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四次思政課大練兵活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優質課大賽、教學領導公開課、詩詞大會等活動也持續常態化開展,培育出省級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獎項6人次,思政課教學標兵、教學能手4名,省級教科研先進個人2名,鐵一中陸港中學《秦腔》獲得第五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中學生組國家級一等獎,陜西師范大學陸港小學王寧獲得教師組國家級三等獎等多項高級別榮譽。
下一步,西安浐灞國際港將進一步聚焦教育領域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為教科研工作賦能增量,搭建“研訓賽評”一體化平臺,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師生健康全面發展發揮教科研支撐作用,推動浐灞國際港教育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