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縣嚴把“七道關口”,全力守護孩子“舌尖安全”
作者:李穎 王正英
發布時間:2024-05-21 09:20:1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為學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鎮巴縣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嚴把“七道關口”,全力守護孩子“舌尖安全”。
一是嚴把食品源頭關。嚴格落實食品定點采購、統一配送、索證索票等制度,確保食品來源可靠。每日對食品原材料進行多次檢查驗收,出庫時食品安全員進行第一次查驗,操作前主班廚師進行第二次查驗,發現外觀異常、不新鮮、變質等食材,立即退換,確保食品原材料新鮮、安全。
二是強化員工培訓關。開學前一周,各校園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學習解讀《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以案說法開展食品安全警示教育,增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學期中,每周開展一次業務培訓,針對日常工作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不斷優化各環節科學化、精細化流程。
三是細化管理流程關。加強環境衛生管理,落實“每餐一小掃、每日一大掃、每周一次徹底清潔”,確保食堂內外環境清潔、無死角。食堂用具分類準確、擺放有序,不同用途的毛巾、水池、餐用具精準標識,以防混用。嚴格食品操作流程,從食材粗加工、清洗、精加工到烹飪、分餐、留樣、消毒等,食品安全員每天全程巡檢指導。開餐前30分鐘,值班領導陪餐,各班封閉取餐、途中不停留、查驗餐點無異常后再分餐。各環節均做到了重細節、高標準、嚴要求。
四是夯實日常監督關。突出“人防”監管重點,強化“技防”監管輔助。主動邀請市場監管局、主管部門來園指導食品安全工作,及時消除風險隱患,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各校園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每周不定時對環境衛生、物品擺放、倉儲整理、清洗、操作、消毒、留樣、陪餐等各環節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責令立即整改。安裝全覆蓋、無死角“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每周向家長公開食譜,每日由值班領導陪餐,接受各方監督,確保幼兒吃得安全、營養、放心。
五是深化教育涵養關。圍繞培養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在教育涵養上下功夫。各校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專題教育活動,讓孩子在故事、兒歌、表演、角色游戲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識。開展班級進餐觀摩評價活動,強化學生用餐引導,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健康習慣。
六是搭牢家校協作關。切實提高家長食品安全意識,通過公眾號推送食品安全知識,向家長印發《食品安全倡議書》,召開膳食委員會會議,邀請家長代表走進學校擔任食堂安全“監督員”,實地參觀食堂環境、操作流程,與孩子們共進午餐,提出管理建議,助推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七是抓實應急演練關。聚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模擬“學生疑似食物中毒”的場景,開展了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活動。全體教職員工和家長代表參與演練,學校統一調配,各崗位人員迅速就位,封控現場、緊急送醫、穩控學生、配合調查、善后處置……通過真實場景演練,進一步明確了食品中毒事故處理程序,增強了師生和家長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
后期,鎮巴縣將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機制,夯實責任鏈條,狠抓食品安全各項措施落實落細,推動食品安全管理科學化、制度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護航全縣師生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