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先生
——三尺講臺的印記
作者:劉艷妮
發布時間:2024-05-14 15:57:33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時間的線,沿著童年、青春的軌跡,拉長我們每日的平凡。而那些在平淡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會沿路默默留下標記,然后在某一時刻悄然出現……
十五年前,我還是一個高中生,帶著稚嫩和青澀踏進高中校門,開啟新階段的學習之旅。在這里,我認識了人生中重要的導師——段延鋒老師。
他的語文課精彩獨特,每每講到激動之處,便會吟誦李白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講到動情之際,他會暢談路遙筆下各色人生的苦與樂;講到憤慨之時,他會列舉無數先輩之勞,教導我們要加倍珍惜現在的學習時間。
晦澀難懂的文章在他的講述中變得鮮活;遙遠深刻的道理在他的闡述中生動;青春期的自卑和苦惱在他不經意的話語中有了答案。他的粉筆字自由瀟灑,他的侃侃而談睿智幽默……那時候,我便有了夢想:以后我要像他一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語文教師。那時的我認為,大先生,就是成為學生心目中受歡迎的語文教師。
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我將所有報考的學校都填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四年,我懷揣著這樣的夢想認真讀書、努力學習。在圖書館一角,讀經典著作,和書中的人物對話;在教室一隅,感知生活、堅持寫作,記錄每一個微小的瞬間,在文字里找尋自己,在閱讀中追尋方向,那些沉浸的時光真實而浪漫。
8年前,我大學畢業,如愿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在神木市高家堡小學教書。第一次升旗,我作為教師,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甚是激動,我想起了曾經教我的那些老師們,我甚至能回憶起某些瞬間:我坐在第一排,他們站在講臺上,或用高昂的聲音講課,或陰沉著臉批評我們。成長就發生在那些無數的瞬間里,成為學生和成為老師,在此刻都是幸福的。初為人師的我認為,大先生,就是那些點亮心燈、引領方向的人。
青草也有綻放的夢想,那些短暫的瞬間足以照亮長長的一生。六年前,我成為一名輔導員教師,在神木市錦界第一小學教書,那是一個小鎮,也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始終記得當年的夢想,潛心育人,用心帶班,融入每一個孩子,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這之間,也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問題,長長短短的情緒,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自己的學生階段,想起當年課堂上老師們教導我們的話,它像一根線,牽引著我走過風雨,勇敢前行。如今,我想,大先生,就是把教育理想付諸行動,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一生事業的人。
一年前,我來到神木市第十三小學,有一瞬間很恍惚,我曾無數次想象過我在這里教書的樣子。這么多年過去后,那束光終于出現在眼前。只不過,曾經,他是老師,我是學生;現在,他是校長,我是老師。
許久未見的段老師,遠遠看上去,依舊是當年的模樣,近距離觀察,那些皺紋在他的臉龐肆意生長,他像當年一樣,微笑著問我近況,我拘謹地站在他辦公室的桌子旁回答,那一刻,像是回到了當初的學生時代,卻又如此不同。
段老師說:“要自信呀,不要畏畏縮縮,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快樂地成長。”不愧是老師,他總是能一眼看穿我。的確,工作七年后的我要重新抵達一個陌生的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陌生的家長,一切從頭再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想,這是一次成長的好機會。
近一年來,我在無數個清晨,看見他站在學校的大門口,迎接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微笑問好,也看見他在學校大門口,和過往的家長探討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他致力于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從而讓家長更好地培養學生,也更加配合學校老師的教學工作。
我也無數次看見他奔走在教導處和德育處指導工作,在各個辦公室苦口婆心地讓老師們不要在意孩子們眼前的成績,把目光放長遠,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每個孩子成長成他自己的模樣,不要焦慮,不要為難自己和學生。
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他,在語文課堂上不厭其煩地教育我們。記憶真是個奇怪的東西,經過這么多年,那些看似重要的語文知識早已忘記,但他講課的神情和話語卻歷歷在目。就像他講李白,當年的我認為他只是講李白,后來我才知道,他不只是講李白的《蜀道難》,他講述的是李白的人生情懷,也在講他自己對于生活和生命的獨到見解,甚至,他在講和李白一樣有類似經歷的人們。現在和過去的某一刻重疊,那些埋藏的記憶變得鮮活……
時間是一個輪回,現在和過去交替,我從逝去的歲月中收集起關于他的記憶和身影;他在現在的時光中,走過我的角角落落。我默默地注視著他,自己仿佛回到了當年膽怯自卑的學生時代,我羨慕別人有姣好的容顏,羨慕成績優異的學生,甚至羨慕畢業典禮上他們自信大方地找各個老師合影,而我始終沒有勇氣開口問老師們合一張影,這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
下課的鈴聲響起,我悠長的記憶被拉回。有一次,正值酷暑時節,他為學生頒獎,也有其他單位的領導為學校的孩子們送上書包,我站在教師隊伍中,看著段老師穿梭在人群中,和每個人握手,講解學校的育人理念,口干舌燥。學校的工作人員為大家送上礦泉水,我拿著一瓶水想遞給他,但始終沒有機會,并擔心自己的舉動是否不合時宜。他現在是一校之長,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而我只是一個普通教師,雖然曾是他的學生,但他桃李滿天下,我只是那個最不起眼的學生,糾結著糾結著,頒獎典禮結束了,而那瓶水我始終沒有遞出去。
走過春夏秋冬,時間快得不像話,教師的工作忙碌而瑣碎。某個周內的晚上,他為全體教職工進行微型講座,他說:“作為教師,一肩挑著孩子的前途和終身幸福,一肩挑著國家的命運和民族復興。”他從不同方面為我們剖析了作為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也告訴在座的教師們要不斷學習,在成為一個好老師的路上繼續深耕。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作為教師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成績,也要從細微處關注他們的心理,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關注。”“教育不是冷漠地教書,要做一個有溫度的教師。”他也從新課標所要求的育人方面,對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師要全面培養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成為學生眼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始終記住,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教育就是什么樣的教育。”在這一刻,以身示范被淋漓盡致地詮釋。
那天,聽著他在講臺上激情洋溢的講述,我坐在臺下,把他的每一句話都如實記錄,像當年聽課時一樣認真。這一刻,我只想做一個學生,再次聆聽老師的教誨。成為教師的這幾年,我逐漸明白,這世上除了親人和三兩知己,只有老師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學生過得好,自己的學生有出息。雖然我深知,我不是那個最有出息的好學生,但我始終想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像當年的他一樣,照亮學生的一方世界。
時間的花綻開在每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每經過一個路口,都躊躇滿志,也會猶豫不決。在成為教師的這幾年,幸福和難過各參其半,悲傷和快樂也都會不時涌現,沒有誰的一生都是坦途,細數下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辛酸史,這世上不缺悲觀主義者,但盡量樂觀地面對一切,是我們每個人有勇氣走下去的必修課。
時間的果,橫跨在每一年的縫隙里。在這些如常的歲月里,我無數次想起自己當年坐在課堂上的模樣,那個自卑的、膽怯的女孩,終于長成了大人模樣,有了一方屬于自己的天地。現在,我明白,真正的大先生,是他,是你,是所有具備這些優秀品質的老師們。
他常說:“作為教師,站在講臺上,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要時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讓孩子快樂學習;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此刻,我想,大先生,就是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路上的提燈人。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十三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