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為貫徹落實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將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中學化學教學,學校應當注重思想引領、突出重點內容、創新方法手段、強化組織保障,在教育學生學習掌握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增強國家觀念,傳承民族精神,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堅持注重思想引領,始終確保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闡明了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本質特征、時代要求和實踐要求,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作出全面部署。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對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提出明確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特別規范和強調了對中學生進行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化學教學應堅持思想引領,首先是化學任課教師應學習領會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聯系實際學、及時跟進學,深刻理解精神實質,努力掌握其中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其次,中學化學教師應當學習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論述,采取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的方式,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領會《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愛國主義教育法》,進一步理清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中學化學教學的思路。最后,中學化學教師應當形成推進中學化學愛國主義教育落實落地落細的具體方法。理論的魅力在于指導實踐。化學教師應深入調查研究,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找準找實薄弱環節,把握新時代中學生的思想特點與成長規律,撰寫修訂符合化學教學規律、體現地域和學校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教案,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落到實處。

堅持突出重點內容,始終確保愛國主義教育在化學課上有效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六條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9項主要內容。中學化學課要落實好這些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一是應當選好教材讀物。中學應該盡量選用權威、專業的教材和輔導讀本。選定教材讀物,還應組織相關的專家、一線優秀教師對其進行考查和審定,堅決避免讓不懂、不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無關人員行使“決定權”,勿使選定教材失去應有的意義,堅決杜絕“毒教材”進入課堂。二是使用好教材讀物。學校應當組織有關學校領導、各任課教師召開集體備課會,認真學習有關法規制度,共同研究教材讀物,并按照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要求,結合學生特點,制訂好教學計劃,進行集體備課,提升授課水平,切實發揮愛國主義教育教材讀本的應有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傾向性問題,還應該及時召開會議,開展難題會診,集思廣益,糾偏正向,切實使教材讀物經得起實踐檢驗,并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三是編寫好教案。化學學科隸屬自然科學,愛國主義教育則屬于社會科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元素,既是化學科任教師應該履行的政治責任,又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傳統化學教學甚至傳統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跨學科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中學化學教師在編撰教案時,應該結合我國社會發展和化學學科發展的歷史,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深入挖掘化學學科發展中體現民族發展、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要發現、重要人物,深入發掘化工工業發展過程中體現民族發展、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要領域、重要人物,并將這些素材進行深層次加工,與常規中學化學的基本知識進行融合。

堅持創新方法手段,始終確保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高質量落地。《愛國主義教育法》指出,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堅持思想引領、文化涵育,教育引導、實踐養成,主題鮮明、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為此,學校應當在堅持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貼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行為特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入時代元素,注重方式方法的綜合運用,闡釋好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重要意義,闡釋好《愛國主義教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任務要求和重要舉措,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旋律,切實使愛國主義教育“活”起來、“火”起來、“實”起來。具體來講,中學化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開展教育:一是應組織學生講好與化學相關的愛國故事。以化學學科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發現以及我國著名化學家們的先進事跡等為主要內容,組織開展故事比賽,倡導師生共同參與,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二是觀看影視作品。教師可以精選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體現化學科學精神的影視作品,組織學生集體觀看,暢談感悟體會,組織影評展示活動,深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三是開展參觀研學。結合實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各類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高新精尖”及新型化工企業等場所開展各類研學,通過宣傳展示、體驗實踐等方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化學緊密結合。四是舉辦特色活動。采取演講比賽、實驗競賽、故事會、手抄報、小視頻等形式,結合日常化學教學,組織開展既具有化學學科特點,又符合愛國主義教育特點規律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堅持強化組織保障,始終確保中學化學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高效推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需要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國防和國家安全教育等結合起來,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全方位共同努力。為此,《愛國主義教育法》強調,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健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作為學校,一是應當建立健全以黨委(黨支部)為統領,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德育部門統籌抓、思想政治課教師專職抓、班主任日常抓、科任教師課堂抓和社會家庭配合抓的“八位一體”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格局,特別是化學科任老師,應當經常對標對表,查漏補缺,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有效落實。二是強化激勵導向,鼓勵和支持教師依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特別是應當大力支持包括化學教師在內的全體教師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和實踐對策研究,積極申報相關課題,力爭形成較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來指導和帶動愛國主義教育的高質量推進。對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學校應當旗幟鮮明地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在選拔任用、職稱晉升、評優評獎中優先考慮,樹立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抓愛國主義教育有功、抓好愛國主義教育有獎的良好導向。三是加強專業培訓,積極邀請高水平的專家教授、經驗豐富成績突出的優秀中學化學教師到學校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業務培訓,提升中學化學教師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能力水平。四是加強經費保障,大力支持從事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師和相關人員外出參加教育培訓,參加各類座談會、研討會和教育論壇,并對所需的路費、住宿費和其他會議費用予以足額報銷。五是健全完善約束機制,應當制定清晰明了、實在管用的工作清單,并逐項逐條對照抓好落實。對履行愛國主義教育職責不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質量不高的個人應及時予以通報和批評,造成嚴重后果的,必要時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以強有力的紀律監督保證愛國主義教育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陜西省韓城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