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渭南市臨渭區教育局與陜西師范大學共建國家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項目啟動會在陜西師范大學舉行。啟動會由教育部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龍寶新主持,臨渭區教育局和陜西師范大學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全體成員共計30余人參加會議。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專題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張廣斌、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規劃部主任雷守學、臨渭區副區長王超、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李森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40511170203631-4-e151d.jpg_scale.jpg

啟動會上,李森部長、邢唯遠局長對教改實驗區建設項目的產生背景、實施意義、工作方向作了分析與介紹。臨渭區教育局副局長王玉新介紹了實驗區五年建設工作規劃,具體包括:“一個目標”,即以“品質課程、品質課堂、品質科教(科學教育)”為改革主項,以“品質教研、品質評價、品質數教(數字化賦能)、品質閱讀”為改革副項,以“品質培訓”為改革支撐,通過“主項+副項”交叉項目研究實踐推動臨渭模式、臨渭經驗的形成;“八項任務”,即課程管理、教學改革、教學評價、教研支撐、數字化賦能、科學教育、讀書行動、全員培訓;“一個突破口”,即以“1+2+N”為推進方式(1個項目、2所種子學校、N所實驗學校)和研究形式(1個主項、2個副項、N個學校特項),在“項目驅動、名校領頭、梯隊發展”中由點到面促進全區學校整體發展。

20240511170203925-82-025c5.jpg_scale.jpg

針對實驗區建設推進工作安排,張廣斌主任提出,項目團隊要整合專業力量,深入研讀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深刻領會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主旨,充分發揮政府支持與學術支持的雙重優勢,推動課程與改革取得實效。雷守學主任期待政府、高校、學校三方協同,在項目實施中高度重視科學性、實驗性、應用性,大膽開展改革探索,重視典型經驗凝練,推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有影響的優秀成果,為全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貢獻“師大智慧”和“臨渭方案”。

臨渭區副區長王超指出,臨渭區和陜西師范大學開展交流合作,是強化校地互補,促進資源共享,借智借力推動義務教育優質發展的具體實踐和創新之舉。 在項目實施中,區教育局要積極對接,主動作為,完善與專家團隊的合作機制,確保教學改革項目落地見效。

據悉,2023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推薦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全國設立64個實驗區、192所實驗校。遴選工作今年年初基本完成,陜西省有2個實驗區入選,臨渭區是其中之一。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