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日記 | 因地制宜,構建美好校園
作者:趙國秀
發布時間:2024-05-11 11:08:26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隨著火車緩緩到站,我們來到了韓城市開展為期一周的采訪、調研工作。我們最先到達的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學?!n城市城關中學,學校的教學樓和宿舍都是青磚灰瓦、古樸素雅的仿古屋宇,非常漂亮。韓城市城關中學共有學生800多人,是一所寄宿制初級中學。到達學校的當天,郭桂琴主任就興奮地帶我們看了學校的菜園子。
“這是我們今年才種上的茄子、辣椒、西紅柿。這里是直接撒種子種的芹菜,才出來一點……”
城關中學菜園子
城關中學師生正在收菠菜
“我們學校種的菠菜很好,那邊那個菜園子我們校長和幾位老師、學生正在收菠菜……”
據了解,該校的菜園子就是學校的勞動教育基地,占約4500平方米,種植有菠菜、茄子、西紅柿、青菜、香菜、茼蒿、油麥菜等蔬菜。老師們通過展評勞動技術成果、舉行勞動競賽等方式來充分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技能和創新能力,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并對學生進行鼓勵鞭策,使學生感受勞動的喜悅。
學生飯后輪流清洗餐具
宿舍整理床鋪
“保持書本整潔,不亂涂亂寫亂擦,污染破損的及時調換。”
“洗碗自覺排隊,洗完放到消毒柜。”
“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p>
……
這是城關中學的“一日常規”準則,在采訪中,薛玄峰校長告訴記者:“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比較樸實,大部分學生都能和睦相處,但普遍就是素養有點差。我們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了‘一日常規’準則,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素養?!?/p>
主題班會
“同學們,請一定如實填寫。”
“同學們,如果有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或不開心的事,要分享給老師”
……
這是學校每周都會舉行的主題班會上老師對學生說的話。在主題班會上老師通過發放問卷來收集學生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八年級(1)班主任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方面、人際交往方面、心理困惑方面做了調查分析。我們會根據問卷調查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及時調整到最佳狀態。”
城關中學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為學生們打造了適合他們自己“菜園子”“一日常規”準則和主題班會,助力學生成長。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韓城市新城區第六小學。六小學共有學生2000余名,在韓城市是一所規模不小的學校。
師生一起閱讀
學生與家長親子共讀活動現場朗讀
城關六小班級圖書角
在與校長和老師的座談中,閆校長告訴我們:“我們學校有個‘最美朗讀者’活動,學校每天都會邀請一位家長和孩子一起在學校朗讀。家長們非常開心,參與的熱情很高。”為了鼓勵孩子們閱讀,學校開展了“長了翅膀的書籍”活動,活動是把學校圖書室的書籍分發到每個班級,并讓書長上翅膀飛起來(書籍在每個班級的圖書角存放一段時間就會飛往別的班級),這樣同學們就會爭取出時間來閱讀,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閱讀。
為了更直接與家長溝通,閆潔校長將學校的接待站移到了校門口,“有的家長會提前送孩子,如果他有什么困惑,他就會在校門口向我傾訴。比如有的家長會問,老師你看我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你說這怎么辦?我就會給他去講你怎么樣去引導。每天像這樣細小的事情發生過好多次。因為在校門口,所以家長沒有距離感?!?/p>
閆校長自豪地告訴記者:“上學期的時候,有一位家長看我就開始哭訴自己家就在學校對面,但孩子卻在較遠的四小上學,因為孩子有殘疾,爺爺奶奶在四小附近租房接送孩子。了解到這個孩子的情況后,我立即聯系四小和韓城市教育組將孩子轉入六小,并將孩子的班級放在了一樓。”
新城六小是一所城市小學,學生都是走讀生,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在校門口與家長進行交流,為家長解決困難,并通過“最美朗讀者”活動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站我們來到了韓城市楨州學校,該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校,全校合計8008人,是韓城市學生最多的學校之一。
老師帶領學生體驗曼陀羅繪畫課
蒲公英家長講堂
該校非常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在一節心理課上,老師帶領孩子們上體驗曼陀羅繪畫課,孩子們在課堂上涂得異常認真。
除了學生的心理課程,學校還設立了“蒲公英家長學院”,家校攜手,共同助力孩子成長。劉鵬校長通過蒲公英家長講堂向家長講述幼兒期的養育兒、保健知識。對高考前學生出現的畏難、不自信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們一起進行自信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