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適宜融合”打造特殊教育新樣態
作者:華正武 薛亞林
發布時間:2024-05-09 17:40:1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旬陽市為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以適宜融合為引領,按照拓展學段服務、推進融合教育、提升支撐能力工作思路,“特教特辦”,健全特殊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促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聯動機制”保障殘疾兒童依法就學。成立由教育、衛健、民政、殘聯等部門組成的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秋季入學前,由教育部門牽頭,對全市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進行摸底,建立臺賬,依據有關評估標準對殘疾兒童基本情況、接受教育和適應學校學習生活能力進行全面評估,適宜安置每一名殘疾兒童。壓實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學校隨班就讀工作長效機制,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先入學。
“多元辦學”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設立九年一貫制寄宿式特殊教育學校1所,普教學校積極創造條件保障有需要的學生隨班就讀,針對重度殘疾兒童實行送教上門方式滿足其教育需求,形成以特教學校為骨干、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上門為輔助的特殊教育辦學格局。特殊教育學校設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承擔全市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指導工作,形成了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為核心、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共同參與的隨班就讀管理機制,全市殘疾兒童少年的就學管理工作實現專業管理支持,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少兒入學率達95%以上。在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依法平等接受教育的同時,該市積極推動特殊教育向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延伸發展,全市殘疾兒童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升。
“服務保障”增強特殊教育支撐能力。建立財政為主、社會支持、全面覆蓋、通暢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務保障機制,義務教育殘疾學生“兩免一補”全覆蓋,學前和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優先享受教育資助,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6000元、學前及高中階段隨班就讀“三殘”學生生均3000元的預算內年公用經費標準和特殊教育教師津貼要求,有力保障了特教學校日常運轉和長遠發展。持續加強特教教師隊伍建設,按照特教師生比不低于1:2.5的標準配足配齊特教學校教師,將特教教師培訓納入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和市本級教師培訓計劃,特教教師專業化水平大幅提高。
“融合教育”助推特殊教育內涵發展。推動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市陽光學校本著“為學生著想,替家長分憂,給社會造福”的宗旨,突出特殊教育個別化和針對性,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的同時,積極開發校本教材,開設手工十字繡、串珠、野山核桃加工等職業教育課程和大棚蔬菜種植等綜合實踐課程,培養殘疾學生獨立生存能力,近年來有1名學生考上大學、10余名優秀畢業生被陜西經濟城市學院錄取。創設融合教育環境,推動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融合。全市中小學積極創造條件接收殘疾少兒入學就學,大力探索普特融合,城關三小普特融合教育案例《以愛為源,攜手向前》榮獲國家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