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找準鄉村振興著力點 擰緊教育民生責任閥
發布時間:2024-04-29 09:20:30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近年來,合陽縣教育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工作,全力推進教育城鄉一體化,加快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水平不斷提升,為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提供堅強有力保證,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合陽縣城關第三小學教師開展教育幫扶工作
突出“三個重點”,提升常態控輟保障力。一是落實動態監測,加大全面摸底力度。嚴格監測適齡兒童少年底數,逐戶核查、建立臺賬、動態管理。嚴格監測開學報到人數,建立失學輟學報告制度,對在規定時間內未報到、注冊的起始年級學生,及時監測,及時上報,確保不漏一人。嚴格監測“三類家庭”戶、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開展“大家訪”行動排查、研判風險隱患,及時跟進落實后續措施,防止因學返貧致貧,鞏固教育脫貧攻堅成果。二是落實“七長”責任,加大聯防聯控力度。堅持落實“七長”責任制、月報制,層層落實控輟保學責任。每年秋季開學前簽訂縣長、局長、鎮長、村長、校長、師長、家長的控輟保學目標責任書,壓實鄉鎮、村委、學校控輟保學責任,定期入戶調查登記,逐戶摸排比對,定期報送異動情況,做好教育宣傳引導,加強貧困生關愛,形成控輟合力,貧困家庭子女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三是落實“教育三扶”,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堅持開展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的“教育三扶”活動,組織動員全系統廣大黨員、教師,結對幫扶脫貧家庭學生和特殊學生群體,制定幫扶方案,關心關愛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思想動態,加強勵志教育、感恩教育,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向著美好生活勇毅前行,健康快樂成長。
2023年11月合陽縣召開學生資助檔案管理工作現場推進會
圍繞“三個精準”,提升資助育人效果力。一是精準核查,確保不漏一人。開展多庫鏈接大比對,確保資助數據無遺漏。開展信息核查大走訪,確保資助對象無差錯。開展業務技能大提升,確保資助操作無失誤。在全市率先編寫《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系統校級用戶操作手冊》,開展資助工作業務技能大提升、大比武活動,提高工作人員規范操作的業務能力和資助數據的準確率。二是精準發放,確保公平公正。創新資助考核,讓資助資金安全放心。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現場調查等方式,逐項賦分,列出整改清單,形成考核報告,確保國家助學金及時準確無誤的發放到每位學生手中。創新公示流程,讓資助過程陽光公平。形成公示流程“四步走”模式,即班級公示—校級公示—公示結果公告—公示結果上報,作為學生資助工作創新方式在全市推廣。創新生源地助學貸款現場辦理,讓助學貸款高效化。設置專用網上預約入口,確定辦理時間。申請開通了續貸線上辦理,真正實現了“三降低兩提高”。三是精準宣傳,確保群眾滿意。抓好學校宣傳陣地。開展“開好一個(家長)會、上好一節(感恩)課、寫好一封(告家長)信、辦好一面宣傳欄”活動,使教師、學生、家長深入了解資助政策。抓好媒體宣傳陣地。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臺、抖音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多種形式宣傳資助政策。抓好社會宣傳陣地。設立“教育扶貧政策”咨詢站,制作宣傳版面,發放宣傳彩頁,現場向群眾講解資助政策,讓黨的教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溫暖萬家。
合陽縣新建天合園小學
聚力“三個保障”,提升教育強縣發展力。一是聚力條件保障,鄉村辦學更有質量。全市率先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累計投資5億余元,建成天合園小學、城關中學分校,實施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項目230個,改擴建寄宿制學校36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新增體育運動場地9.1萬平方米,育人環境得到全面改善。二是聚力師資保障,鄉村教師更顯活力。加大鄉村教師招引力度,2023年招聘特崗教師70人補充至鄉村薄弱學校。實施鄉村教師“暖心工程”,每年投資100萬元用于改善鄉村教師辦公條件,2023年發放鄉鎮教師補貼和鄉村教師補助1714萬元。深入推進“三名+”建設,發揮名校、名校長、名師示范、帶動、引領作用,推進城鄉一體化。三是聚力服務保障,暖心關愛更加惠民。關愛特殊學生促進教育公平,建立隨班就讀、特教上學、送教上門等長效服務機制。特教學校堅持每月兩次送教上門,實行一生一案、一生一冊、一對一服務,為孩子送課程、送康復、送溫暖。發揮家長學校、教育關工委、“五老”作用,加大留守兒童關懷力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鄉村建設的能力,開展“園校互動、校企融合”多種實踐,組建“古莘三農服務苑”團隊,開展貧困戶技能幫扶,培訓花椒、蘋果、櫻桃等果樹管理技術45場次8200人次,服務縣域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