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謙:22年,閱讀推廣從不懈怠 |《教師報》第二屆“推動陜西閱讀”關注人物
作者:郭學謙
發布時間:2024-04-17 10:16:5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2年來,雖多次崗位調整,無論是做一線教師,還是任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不變的是我從未放松閱讀,從未遠離課堂,始終把閱讀推廣作為生活、工作的主要內容,以閱讀促專業成長,以閱讀架構學生核心素養,以閱讀豐富精彩人生。
一、以寫促讀,努力做閱讀推廣的引領者
選擇閱讀就是選擇以后的路,選擇另一個自己。1998年我考入了蒲城師范,在決定要做一名人民教師后,毅然地選擇了語文學科,覺得這是可以干一輩子的事業。
讀書是解決能力恐慌最有效的途徑。在師范的三年時間里,我讀了近百部名著,也包括學校閱覽室里上百種雜志。我曾經將《水滸傳》里引用的所有古詩抄了一遍,曾經反復朗讀不太懂的魯迅散文和小說,曾經拋卻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品味莎翁的語言,這些竟然成為提升語言水平的法寶。為了攢錢購買《莎士比亞全集》,我曾經徒步從白水縣堯禾鎮到蒲城師范上學,40多公里的路程幾乎走了一天。
在大量閱讀之后,我開始動筆寫文章。寫作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以寫促讀,以讀養寫”這是我的方法。在教育局辦公室工作期間,我兩次組織編寫了《渭南教育研究》白水專刊;配合完成了《渭南日報》東秦名校專刊的采寫和發表;配合完成《可愛的白水》的編寫;策劃編輯了《勝利》季刊、《拾穗集》《白水家教家風集》,出版有散文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過往》,詩集《這莫不是一次錯的相遇》入選《長安風詩歌十人選》《難忘的時光》等,《過往》在全縣工會干部中共讀,被渭南市博物館收藏,該書多次被讀者以視頻的形式在陜西圖書館和白水圖書館視頻號上推介。
用文字說話,文字也見證了他一流的閱讀能力。在學校工作六年,我有三年時間帶的是初三語文,無論中考壓力有多大,我都鼓勵學生把閱讀作為首要任務,課前名著故事分享,感人故事共讀,拿出二分之一的工資自己買書借給學生們閱讀等等。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所帶的班級語文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縣前茅。之后調任到其他崗位后,我也依然堅持讀書,帶著同事一起讀,在白水縣教育局開展的讀書交流會上,我的《熟讀三字經,淺談教育學》受到了廣泛好評。我的讀書體會《不要小看“梁家河”》獲得渭南市文聯“人民本色、領袖情懷”——品讀《梁家河》主題征文一等獎;《幸福閱讀,讓讀書花開》《遇見最美的自己》發表在《招生考試報》;讀書指導《亦師亦友,諄諄教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導讀》發表在《作文周刊》;《閱讀,讓我們抵達幸福》《每一種相遇都是美好的—為學生作品集<都是手指惹的“禍”>而作》等11篇隨筆發表在《學習強國》,《白水,應該這樣被記住》發表在《四圣文學館》,閱讀量達18.7萬,引發讀書寫作熱潮。
二、公益送培,積極做閱讀推廣的指導者
我熱愛課堂,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一走進課堂,就會如花一樣綻放,而所有聽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老師博學多識,書讀得多,課堂有趣有溫度。2018年,我被白水縣文化和旅游局聘請為“三區人才”,在全縣開展“圓夢工程”“陽光工程”志愿服務。
我在《志愿服務,是一種自我救贖》中寫道:“我們的志愿服務或許如微塵一樣,微乎其微,卻能傳遞陽光。”最幸福的是能以公益服務者的身份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社區。在四年多時間里,我累計送教200余節,而送教的內容均以閱讀、寫作為主,送教的對象以教師、學生為主。我還開發了14節專題講座課,有給教師作的《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的必由之路》《語文教師的無限可能性》《閱讀花開》《新方案、新課標、新機遇》等講座,有給學生作的《從人生之問到笑傲考場作文》《寫作,一場美好的遇見》《考場作文誕生記》《堅持閱讀,碰觸美好》《閱讀,讓我們真的幸福》等講座,全縣有一半以上的老師、五分之一的學生聽過。
在《閱讀,讓我們抵達幸福》中,我寫道:“人的一生要干很多事情,閱讀專業的書就像吃飯睡覺,它是我們生存的必須。而也有一些書,雖然不是專業性的書籍,卻會讓我們認識最真的自己、遇見更美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讀這些書就如同與智者交流、與先賢對話、與友人閑談,似乎生活中的散步旅行、引吭高歌、溫情小酌;似乎飯菜的調味劑、生活的潤滑劑、工作的助推器,一樣不可缺少。”
這是我的認識,也慢慢地成為了白水縣廣大教師和學生,甚至家長的共識。
三、任務驅動,全力做閱讀推廣的督促者
我是于2020年12月調任白水縣教學研究室擔任副主任的,這也因此讓我對閱讀推廣變得更有力量更有效果了。
教學常規檢查是教研室推進學校優化的常規管理工作,是課堂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把閱讀和寫作作為常規督查的重要內容,這是我的一大創新。檢查師生閱讀情況,既是必查內容,也是工作特色,重在看師生的閱讀興趣、閱讀量和閱讀活動,盡量減少對閱讀筆記和閱讀體會的檢查。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檢查督促,各學校閱讀寫作工作如雨后春筍一般,煥發出勃勃生機。
2022年4月底,在新課標頒布之初,在我的推動和主持下,白水縣教研室以讀書和寫作為主要手段,以課堂提質增效為主要目的,成立了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努力用閱讀的方式改變教育。5月30日在縱目中心校召開了閱讀寫作教學研討會。6月16日在雷村中心校開展了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研討會。11月15日在云臺中心校舉辦語文主題學習教學研討活動,活動被《人民日報》陜西教育發布報道。11月18日在田家炳實驗中學開展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活動。今年3月22日在杜康中心校召開語文課堂研討會,研討如何在語文課堂上給課外閱讀和寫作一席之地。3月24日在倉頡小學開展了“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活動,教育局副局長段閆宏到會指導,我發表了文章《語文課堂改進之淺見》,全縣語文教師共讀共研討,由此使閱讀進課堂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除此之外,我還成立寫作工作室,工作室成員每季度初分享自己讀書書目,季末展示匯報,每月創作一篇文章,一月一通報。同時注冊“四圣文學館”公眾平臺,鼓勵全縣教師讀書寫作,每天編輯發表兩篇文章,一年時間從未間斷,加之教育局外宣辦的推進,由原來沒有文章發表,到現在文章發表不完,已累計發表教育隨筆和師生文學作品1000余篇,教師讀書寫作從任務驅動走向自發自覺,且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在閱讀推廣中,我看到了有趣的靈魂,看到了向上的生命,遇到了更美的自己,也遇到了更為幸福的師生,更為成功的教育。”對我來說,閱讀推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現在的我,更把閱讀推廣當成了一份責任、一種生活態度。
我能預想這一群熱愛讀書的教師一定會像花一樣綻放,一定會影響到身邊所有的人,讓他們都變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