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095718245-47-e3319.png

做一顆種子,用熱愛在書籍的廣袤原野上生根發芽

在求知若渴的少年時代,我的精神世界就像干涸、單調的沙漠,對書的閱讀成了一種生活渴望。我就想方設法從各個渠道盡量搜集“有字的”文本,這成了我課余生活的主旋律——借來的各種殘缺不全的古典名著和演義小說就成了我讀書生活的救命稻草;我夜以繼日地讀,第二天還能精神抖擻地上學;除此之外,家族的讀書氛圍也熏陶漸染著我,閱讀的視野也逐步打開——除了閱讀,從看秦腔到讀劇本,都豐富了我的閱讀體驗,增強我對文學的感受力。從此,“可以不吃飯,不能不讀書”的習慣在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地保留了下來。

做一棵新苗,用勤奮在杏壇的廣闊天地中開枝散葉

在中學和大學時代,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到校圖書館做義工:幫管理員老師整理圖書、編寫新書分類碼等,以此換得先讀為快的權利。那浩瀚的書山,不斷擴充我的閱讀視野,豐富我的閱讀方式,提升我的閱讀品味,讓我深深體會到“館里乾坤大,書中天地寬”。漸漸地,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單純,在不斷地棄舊圖新,不斷地給自己洗腦換血后,我的思想變得更加豐富:那些深刻經典的教育理論,為我的思想不斷注入源頭活水;那些科學理性的教育心理學著作,讓我與學生溝通無極限;那些包羅萬象的文學著作,讓我的課堂更具“語文味”;那些塵封泛黃的歷史著作,讓我獲得了豐厚的智慧;那些五花八門的藝術類著作,培養了我更高尚的審美品味;那些周密嚴謹的邏輯類著作,讓我的思維品質和課程設計閃爍理性的光輝;那些抽象玄奧的哲學著作,讓我的精神豐盈永不倦怠……

我要用一棵樹喚醒一片森林,自覺地嘗試用自己的書生意氣感染、激勵并引領學生,使讀書的行為蔚然成風。

做一朵奇葩,用創新在事業的美麗花園中爭奇斗艷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繼續加強對專業領域核心刊物的訂閱學習,把常規閱讀教學和整本書閱讀科學整合,幫學生“打底子、搭架子、領路子”。結合本地語文教育資源,建設校本課程,不斷創新,示范引領,讓自己的語文教學一枝獨秀,給教育的花園增色添彩。

在全國中語會副理事長、西安市教科院副院長賈玲老師的帶領下,我和同行們編著了一系列語文閱讀教輔;新課標頒布后,我們更是先人一步,有效實施了“導讀—批讀—研讀—測評—展示”整本書閱讀推進方式,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在《﹤鄉土中國﹥學習任務指導書》已作為部編教材整本書閱讀方式在全省施行。

做一枚碩果,用充實在思想的浩渺宇宙中自由徜徉

讓讀書、教學、寫作成為生活的常態。不辭辛勞,無問西東;勤耕不輟,不問收獲。用閱讀加強自身的定力,抵御生活的誘惑,把膚淺浮躁變成豐富深刻,用甘于淡泊對抗急功近利,在獨立思考中養成獨立人格,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人,影響人,傾注一生,投身教書育人事業。

20240417095901522-49-2ea8a.jpg_scale.jpg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