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以數字化轉型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4-15 08:42:39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近年來,漢中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從教育信息化應用融合創新、打造數字化教師隊伍、構建數據驅動的教育治理模式等層面,不斷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
漢中市數字教育推進大會
“網絡化”助推教育均衡發展。在西鄉縣楊河鎮中心小學,一堂利用遠程互動課堂開展的美術課正在進行。學校通過開展“三個課堂”二級聯盟活動,將薄弱學科資源共享到教學點。寧強縣北關小學開發一系列校本課程,通過“三個課堂”精準帶動農村學校教學教研。位于秦嶺巴山之間的佛坪縣西岔河鎮中心小學利用“陜西教育扶智平臺”,與西安經開第一小學建立名校網絡+山區薄弱學校結對幫扶關系,開展雙師教學教研活動。佛坪縣西岔河鎮中心小學校長張建國表示:在西安經開一小幫扶學校積累的經驗基礎上,學校與縣內4所小學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做到了教育資源共享,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促進區域內涵發展,共同譜寫校級之間教育發展的新篇章。漢中移動承建的三個課堂均衡教育信息化教學平臺已在漢臺區、南鄭區、西鄉縣的多個學校廣泛應用,開展遠程互動教學,促進區域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通過教育信息化,推動城鄉教師網絡研修共同體建設,探索城鄉教育協同發展模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逐步縮小,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共享優質教育。
西鄉縣楊河鎮中心小學遠程互動課堂
佛坪縣西岔河鎮中心小學與西安經開第一小學開展雙師教學教研活動
“智能化”助力課堂教學變革。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漢臺區青年路小學編程課堂上,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熟練地編寫代碼,而這項技能的開啟,也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漢臺區青年路小學畢業學生向瑞杰表示:自從小學開設編程社團以來就一直參與其中,平時會做許多有意思的小程序,獲獎后也使我信心倍增。在漢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數字化的教育新課堂,收獲知識和成長。漢臺中學創新開展3D創客工坊、定格動畫、航模和校園電視臺等課程,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西鄉縣四河小學創設智慧書法應用場景,開發書法校本課程資源,全面提升學生書法素養,學校被評為陜西省硬筆書法示范學校。漢中市東辰小學結合育人目標,在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上構建了四位一體的融課程體系,豐富了教學內涵,培養了學生核心素養。在教育數字化的建設背景下,全市各中小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智能化學習場景,掀起了數字化引領教育方式轉型升級的新風潮。
漢臺中學3D創客工坊課程
“數字化”賦能教育創新。南鄭區城關小學教育集團運用“學在漢中”智慧教育云平臺,實現學校整體管理、黨建工作、師資隊伍、教研活動、學生活動同步開展,將集團所屬學校串聯成網,助推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南鄭區城關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古紅表示:我們深深地感覺到信息技術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的優勢和作用,它能夠加強集團內名師的示范引領,使優質教育資源達到共享、教師隊伍達到共建,共同促進整體提升。而這樣的數字化管理應用,僅僅是漢中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市圍繞“教、學、管、研、評”全流程育人體系,著力打造教育數字化漢中范式。寧強縣實驗小學開發“花樣跳繩”特色體育課程,通過智能跳繩控制軟件,對學生跳繩實施監控和數據分析,為教師精準指導提供依據。略陽縣城關幼兒園將五大領域教育內容與STEAM教育理念相融合,讓幼兒在項目活動中自主嘗試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幼兒探索世界的創新思維方式。漢師附小教育集團利用“學在漢中”智慧教育云平臺開展學科德育線上教研活動,實現了教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全流程數字化。漢師附小教導處副主任王文娟表示: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教研活動的開展,老師們教學理念得到更新,教學方法得到改進,教研活動參與度高,教學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真正實現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整體提高。西鄉縣金牛小學構建五好金牛娃德育評價體系,通過數據挖掘及應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進行全方位跟蹤和評價,因材施教輔助學生成長。實施智慧教育引領行動,創建省級智慧教育示范區1個、省級智慧教育示范校2所、市級智慧教育示范校26所。
寧強縣實驗小學“花樣跳繩”特色體育課程
“智慧化”構建育人新生態。漢中互聯網學習發展報告及典型案例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學習發展報告》白皮書收錄,漢中區域案例全國推廣。全市100余節基礎教育課例獲省級優課,其中8節獲部級優課。打造“金牌”師資團隊。全市919所學校、3.4萬余名教師完成國家“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深入實施“漢中市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十百千”教師培養計劃,構建數字化時代創新教師體系,在教育改革、教學創新、教師管理與數字融合創新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按照國家《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建成“學在漢中”智慧教育云平臺,打造“平臺+數據+應用”三位一體的教育數字基座,重點實施“1181”工程,即一朵教育云、一個教育大數據中心、八大智慧教育應用、一套標準規范,面向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類學校和教師、學生、家長,提供教育管理、教育教學等信息化服務。實施數字校園普及行動,不斷優化數字環境,促進數字化內涵發展,提升師生數字素養,構建數字教育發展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