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大力拓展資助育人新路徑,推動學生資助由“保障型”向“發展型”延伸拓展,打造具有陜西特色的資助育人品牌,2023年,省教育廳評出10個高校資助育人典型案例,集中展示高校在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過程中,開展資助育人工作的特色經驗和先進做法,營造濃厚氛圍,輻射帶動全省高校為受助學生搭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成長成才平臺,培養造就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

西安工業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凝聚育人合力、創新“1+N”特色育人活動,打造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以“一份萌‘新’專屬的愛心錦囊、一場走心的實踐教育、一部燃心的勵志電影、一本暖心的內涵好書、一次貼心的技能培訓、一項強心的海(境)外項目、一顆礪心的自強之星……”N項特色育人活動,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

定制“一份萌‘新’專屬的愛心錦囊”。新生入學期間,學校定制素質拓展活動入場券、陽光技能培訓活動入場券、新生看長安活動入場券、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入場券等組成的“愛心錦囊”,邀請“綠色通道”受助新生在豐富多彩的資助育人活動中放飛夢想,成就自我。新生“綠色通道”共發放“愛心錦囊”近百份,這些錦囊資助特困新生踏上西安城墻、走進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制作非遺風箏、領取勵志書籍、參加英語四級考前輔導班,還將陪伴他們度過大學生活的每一個階段。

西安工業大學新生專屬“愛心錦囊”陪伴受助學生度過大學生活

參加“一場走心的實踐教育”。通過實地參觀學習+思政微課堂、實踐課程等形式,開展“回溯歷史源流、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時代發展”系列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觀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吳起革命舊址、安吳青訓班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西安美術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參加非遺文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愛國情懷。

西安工業大學走訪活動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各類項目帶領受助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奔赴“一項強心的海(境)外項目”。學校于2019年啟動“托舉計劃”,全額資助學習成績優異、科研成績突出、綜合表現優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和境內外訪學活動。目前,已資助17名自立自強的優秀受助學生參加了美國、新加坡、香港和澳門交流訪學項目,幫助學生開拓國際視野,持續提升文化自信,為受助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年,學校資助20名優秀受助學生參加暑期港澳地區名企實習/名校訪學項目。 

獲得“一次貼心的技能培訓”。學校依據學生需求,打造多樣化課程體系,連續多年無償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英語四級輔導、office辦公自動化、就業面試技巧、羽毛球技能技巧、非遺文化實踐等陽光技能培訓班。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培訓學習檔案,做到情況有了解,過程有監督,結果有追蹤,培訓結束后向學生反饋學習成績,為學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接續發展奠定基礎。 

觀看“一部燃心的勵志電影”。組織受助學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金剛川》《長津湖》等愛國勵志影片,并分享觀后感。學校還在微信公眾號“西工琢玉網”開設“紅色放映室”專欄,帶領同學們在光影中感受紅色力量。通過觀影,切實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激勵困難學生樹立拼搏奮斗意識,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西安工業大學豐富多彩的技能培訓、觀影、悅讀活動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閱讀“一本暖心的內涵好書”。精心設計“悅·讀”生活、“悅·讀”春天、“悅·讀”長安等主題,為受助學生發放《瓦爾登湖》《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長安十二時辰》等系列書籍50余種,并組織“悅·讀”讀書沙龍師生共同交流分享讀后感。通過共讀好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文化素養,塑造良好品格。

成為“一顆礪心的自強之星”。學校制定“自強之星”評選辦法,評選校院兩級“自強之星”。舉辦“自強之星”報告會,鼓勵廣大受助學生以“自強之星”為榜樣,用拼搏實現理想,用奮斗砥礪青春。2023年度全額資助校級“自強之星”參加海(境)外交流項目2人。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