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談新進教師培訓
作者:■文/王媛媛
發布時間:2024-04-10 16:28:39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如同土壤,使人不自覺地吸取養分,并具備類似的精神氣質。它也像基因一樣,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并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此外,文化還是團隊成員之間默契的框架與隱含規則。對于新加入學校的教師而言,首要任務是理解并遵循學校所期望的工作方式。只有真正成為該校的一員,才能擁有學校所期望的行為準則,并認同、踐行學校的核心價值觀。
按照新學校的常規,學校從開辦第一年就開始招收起始年級的學生。我校在第一年招收了四個一年級班級,當時教職員工總數為十三人,其中包括我。如今,學校已經辦學八年,員工總數已達到130余人。在這八年間,每年都有新鮮血液注入我們的團隊,使得教師隊伍不斷壯大。
一、通過系統培訓,讓新加入的教師思路清晰
進入一所新學校,教師先要了解學校的工作要求和標準,也要知道學校對教師的期望。而通過新進教師培訓,這種方式是最為直接明了的。我校新進教師培訓,分為六大主題。
主題一:夢想聚團隊,團隊鑄夢想(團隊文化介紹)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向每一位新進教師介紹學校校史,讓他們了解我校的發展歷程,了解我們為之奮斗付出的汗水與淚水。作為一名新進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經發人”,就要繼承“老經發人”的精神,勇于開拓創新,與學校共同成長。我們特邀老教師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講解何謂“經發精神”,深入闡述其所涵蓋的內容,并列舉生動的事例詮釋我們的團隊文化。通過這樣的氛圍,新進教師能夠感受到學校的團隊文化,同時對其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主題二:當我遇見你(班級常規初養成)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請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介紹日常工作流程,讓新進教師清楚了解在班級管理中,工作時間應該做什么,完成這些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標準是什么,這對于接手不同年級的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其中還包括在班級常規養成教育方面需要關注的問題。此外,我們也會講解如何處理一年級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在接手中途轉班時如何做好交接工作,如何以最短時間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等。
主題三:相親相愛一家人(班級家長文化建設)
做好家校溝通,教師的工作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對工作最好的助力。在家長中樹立威信,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禮儀規范,利用好班級QQ群和微信群,指導家委會的工作,建設良好的班級家長文化。這些內容由優秀班主任系統進行講解。
主題四: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做有愛的教師)
分享關愛學生的具體事例,讓新進教師受到師德的洗禮。介紹“批評”的藝術,在師生溝通中,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
主題五: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管理)
介紹時間管理的理論和具體操作指南,引導新進教師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
主題六:穿出你的美(教師個人形象管理)
明確教師著裝的規范,提升個人的審美品位,引導教師打造優雅得體的個人職業形象。
二、工作安排——以老帶新
新加入的教師中,一部分是經驗欠缺的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沒有工作經驗;還有一部分則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來自各個學校,背景截然不同。在短時間內,要讓新進教師自發地融入我們的團隊文化,培訓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同時,讓新進教師親眼見到老員工的工作狀態、言行舉止,新進教師會自然地接受到熏陶和影響。因此,我們每年在年級組人員的安排上,會選擇那些在踐行團隊文化方面表現出色的老員工,他們將擔任新建年級組的“帶頭人”,在工作中以身作則。我們深信:“身體力行勝于嘴上說。”這些優秀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在無聲中示范、感染和帶動新進教師。團隊文化也會以最迅捷的方式,在新成員之間傳遞和擴散。
三、以評價規范工作
評價是一把指揮棒,不同的評價導向將呈現不同的工作表現。因此,在小組中我們提出兩個評價標準:一是工作績效如何,二是團隊文化的踐行情況。這兩個簡明扼要的標準包含了教師工作的各個方面。教師的工作績效體現在課堂上的表現如何?教學成果得到了哪些評價?家長是否認可?學生是否喜歡?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如何?工作中是否有創新?
踐行團隊文化就體現在你的言行是否符合“經發精神”。只關注工作績效,無法培養團隊,不利于教師團隊的整體協同發展;只重視團隊文化,工作沒有成效,個人無法得到發展。只有在體系上“并駕齊驅+兩條腿走路”,教師在學校才能邁開大步,穩步前進。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也常常以這兩個準則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估。對于新進教師而言,明確的評價標準為他們的努力提供了明確方向。正是由于我們不斷地培養,團隊文化已經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一股強大的力量。
作者單位 西安經開第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