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視域下跨學科教學的有效路徑
作者:■文/劉繼報
發布時間:2024-04-10 16:24:26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小學教育的育人方向,以及課程樹人、學科素養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22版新課標與2017版新課標相比更突出素養立意,強調小學教育應從學科立場向教育立場過渡。當下,很多小學校長和教師雖積極按照自己的方式對新課標進行了探究,但認知與踐行還停留在較淺層次。那么,如何更好地踐行新課標,實施契合時代發展的小學教育,是擺在諸多小學教育者面前的難題。下面,筆者從一個小學校長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知,以期能夠為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一、新課標視域下跨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
跨學科教學本質上是一種學科育人的方式,指向的是“我們到底要通過課程教學培養何種人才”??鐚W科教學是強化學科教學實踐、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的重要內容及實施路徑,是要打破學科知識的壁壘,將學生的思維從單純的學科世界拓展到生活世界,幫助學生從習得跨學科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持續成長的生命力,這也正是小學跨學科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跨學科教學的實施路徑
1.聚焦學生科學、創新、審美等素養發展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各小學校長應將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審美等素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建構以語文、英語、數學等學科為內核,以信息技術、美術、音樂、體育等拓展性課程為補充的跨學科課程體系。在跨學科體系中,校長或學科帶頭人要協助教師厘清課程結構、跨學科理念、跨學科評價方式、跨學科資源及教學評價等固有邊界,以期使學科要素充分交叉、融合,從而形成一種有利于小學生自主跨學科學習的課程教學新樣態。
2.在整合校本課程內容和優化教學方式中滿足跨學科學習需求
在新課標廣泛推行的大環境下,小學生的跨學科學習需求也比從前更加多元化,這就需要學校不斷整合校本課程內容及優化教學方式。
校本課程內容的整合對跨學科教學尤為重要,其主要解決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等問題。學??梢詫ⅰ拔幕矫亍薄霸~海遨游”“跨學科情景劇”“設計達人”等特色鮮明的跨學科主題作為校本課程的核心內容,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生成創新思維,深化自身對生活、世界的認知與理解。例如,學生在完成“設計達人——學校吉祥物”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數學相關概念,學習了音樂的韻律知識,鍛煉了審美能力,還實現了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無縫連接,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了學科跨越。
關于教學方式的優化,學校可設置跨學科主題目標,而后由教師根據某一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結合點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單元學習主線、創設學習情境、重設教學環節。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科知識為根基,以跨學科資源為起始點,以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為教學目標,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融通教學資源,從而實現新課標所提到的“素養立意”和“學科育人”。例如,學??梢宰層⒄Z教研組教師結合英語教材編寫理念、特點,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如此一來,英語教學便打破了統一的課時限制,以及與其他學科知識間的壁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
3.重構支持學生完整成長的跨學科學習空間
跨學科學習空間建設不是簡單地對教室等教學場所進行翻新、裝飾和美化,而是基于跨學科思維對學生學習環境的創造和改良,從而滿足學生的跨學科主題學習需求,以及小學教育變革的需求。一方面,學校應根據跨學科校本課程體系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重建核心課程教學區域,不僅要設置實驗室、錄播室、多媒體室等傳統教學空間,還要設置數字技術教學區、創意交流區、跨學科知識情景演繹區等。另一方面,學??梢酝ㄟ^打造一體化學習空間的方式打破物理空間對跨學科學習的限制。
綜上,新課標視域下“跨學科教學”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重塑其學習心態、完善課程資源,還能在小學生與學域、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應用之間建立某種特定的情感聯結?;诖?,作為學校負責人的小學校長應從優化課程體系、整合校本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式、重構支持學生完整成長的跨學科學習空間等方面不斷努力,從而促進眾學科教師更加科學、高效地踐行新課標。
作者單位 前進教育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