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新時代的“紅孩子”
作者:■文/孔紅紅
發布時間:2024-04-10 16:23:4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聚焦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筆者借助我校著力打造的少先隊紅色育人文化,通過“紅陣地”打造、“紅課程”開發、“紅隊伍”培育的三大板塊來分享交流使紅色基因滲進隊員們的血液、浸入心扉的“紅色育人”路徑。
一、聚焦“紅陣地”打造
少先隊陣地是少先隊組織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啟蒙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創新型的少先隊陣地就如同一個個有著“磁場效應”的教育場,在潛移默化中凝聚、吸引、影響著每一個少先隊員。近幾年,我校立足校情、隊情,結合周邊優質社會資源,開辟出了一條具有家鄉特色、符合時代特點的陣地建設新路徑。
(一)建設校內紅色陣地
1.紅領巾大學堂
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團隊”組織建設,拓展隊員學習紅色知識的場所,我校2020年以“鐫刻黨史記初心、揮動團旗揚青春、打造隊標繼傳承”為定位,打造了多元化的“紅色之樹”黨團隊一體化紅色系列教育基地。
2.紅領巾宣講臺
我校創建了講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紅色百年、童心向黨——“紅色之旅宣講臺”,我們以黨帶團、帶隊的方式開辦紅色故事代代傳宣講活動,以舞臺劇的形式呈現,在每周三下午的陽光大課間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同步觀看,直觀地向少先隊員宣講紅色故事,以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
3.紅領巾勞動基地
新時代賦予了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新內涵,將“勞動精神”轉化為成長的強大動力,是時代賦予少先隊輔導員的光榮責任與使命之一。因此,我校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勞動精神”為主線,借助校內外的勞動教育基地探索實踐“勞動+思政”的課程體系。
4.紅領巾法治陣地
學校少工委為了進一步幫助隊員們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我們不斷尋找紅色文化和法治文化的融合點,將法治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積極探索“紅色+普法”模式,打造“紅色法治宣傳教育陣地”。
(二)建設校外紅色陣地
我們依托地域豐富的紅色資源,將榆林十二個縣區的紅色資源連點成線,在原有的博物館研學、我是非遺小傳人等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學、訪、講、唱、畫”五大系列紅色立體研學活動模式,共同打造三個各具特色的校外實踐“研學圈”(黨史研學圈、學先鋒研學圈、紅色非遺研學圈)。這三個“研學圈”不僅讓校外實踐活動有了主題和主線,而且使隊員們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紅色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聚焦“紅課程”開發
以紅色陣地為載體,打造并開發了“紅色常態課程”“紅色特色課程”“紅色研學課程”,幫助隊員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一)落實“紅色常態課程”
1.開學第一課:“知”的感觸
在入學第一個月集中開展紅色教育,主要采用互動式、體驗式、任務式三種方式。
2.紅色思政課:“意”的引領
不同課程蘊含不同的紅色教育資源,我們將紅色基因融入國家課程,借助教材中所蘊含的紅色文化,鼓勵隊員們閱讀紅色書籍、學唱紅色歌曲、描繪紅色山河、感悟紅色精神。
3.紅色文藝課:“情”的浸潤
學校少工委力圖通過藝術活動潛移默化滲透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隊員們開辦主題板報,制作紅色手工藝品和美術作品,還排練紅色歌曲、話劇、舞臺劇等。
4.少先隊活動課:“行”的展望
學校鼓勵隊員們借助“紅色之樹”文化長廊,開展“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活動,讓隊員們暢游在紅色歷史長河里,深深感受共產黨人的精氣神。
(二)開發紅色特色課程
紅色特色課程主要以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展開,為隊員提供若干紅色項目參考選題,隊員自主組隊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本質的認識,踐行紅色文化的理想信念、時代責任。
三、聚焦“紅隊伍”培育
輔導員是實現紅色基因傳承和傳遞紅色精神的保障。學校必須重視輔導員的培養,通過各種專題研修班、輔導員論壇、少先隊說課技能大賽等平臺,逐步打造一支樂于向隊員們傳遞紅色精神、能夠準確把握新時代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要求,突出抓好政治引領、實踐育人和榜樣教育的“紅隊伍”。
我們成立了“紅領巾宣講團”,組建“紅領巾志愿講解員”“紅領巾小記者”“紅領巾小主播”“紅領巾小創客”等隊伍,通過“學英烈”“移動紅色宣講站”等活動,引導“紅領巾”為大眾講好建黨故事和榆林故事,在實踐中傳承和踐行紅色精神。
紅色主題教育不僅是學校思想政治引領的主題,還是有效履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體現。作為一名輔導員,我將與大家共同努力,跟隨黨的步伐,為紅領巾事業帶來更多榮耀!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高新第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