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深入實施“三項改革”,試點開展職稱評審中增設成果轉化單獨序列、“先使用后付費”“權益讓渡”、專利申請前評估、專利導航、專利分級分類等探索,全面提升學校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有力保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專利申請前評估流程

聚焦質量,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一是強化專利布局,試點開展重大項目專利導航工作。將知識產權管理體現在項目的選題、立項、實施、結題、成果轉移轉化等各個環節,以牽頭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為試點,圍繞項目的技術方向、市場競爭、專利風險等提供技術研發路線以及優化建議,制定更加完善的專利布局策略。截至目前,已發布“6G全場景按需服務關鍵技術”等10余個項目的專利導航報告,并被陜西省知識產權局認定為陜西省專利導航服務基地。二是堅持質量優先,試點實施專利申請前評估工作。對擬申請專利的可專利性、技術競爭、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評估決定是否申請,提升申請質量。評估流程3個工作日,費用由學校承擔,降低了科研人員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目前已評估4300余件。     

強化標準,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一是做好風險防控,完善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形成“學校-院系-項目組”三級審批管理流程,對職務科技成果的基本信息進行有效披露,同時對專利、軟件著作權、標準等知識產權的申請、授權、變更、轉化等環節進行分級審批管理,進行實時跟蹤。二是健全鏈條管理,規范科技成果轉化流程。加強對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法律狀態、權利限制情況、成果受讓方合法性、成果受讓方資信和經營情況以及與學校關聯情況等內容進行調查,對成果轉化項目及現金獎勵等信息進行公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展成果路演活動

多措并舉,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一是盤點存量專利,建立效益導向的知識產權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對存量專利進行盤點、評估、篩選,形成4套分級分類的知識產權清單,對市場成熟度高的直接進行轉化,明確需求的進行二次加工以及構建專利池等。二是創新許可模式,深入實施“先使用后付費”。提供超過5000㎡場地支持入駐創新創業團隊免費使用1年,發明專利以1元/件許可教師、0元/件許可學生使用2年,同時將138件專利免費許可給省內中小微企業使用、采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許可費,加速校地、校企以及產教深度融合發展。三是探索轉化方式,試點實施“權益讓渡”。鼓勵科研團隊在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基礎上,將科技成果的留存部分所有權,通過“賦權+現金”方式,讓渡給成果完成人自主實施轉化。學校通信領域6件專利作價1007.94萬元入股某合作公司,學校將其中20%的收益以現金方式提走,將留存的成果所有權讓渡給成果完成人,由團隊完全持股。四是夯實轉化基礎,摸排梳理高科技成果。為有效解決學校與企業、科研院所之間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探索建立成果轉化項目遴選模型,對全體科研教師進行一對一調研,梳理可轉化的科技成果,整理形成科技成果數據庫、技術能力冊、領域白皮書及高新科技成果匯編等。目前數據庫中,可轉化的科技成果100余項,技術能力1000余條,提高了校企合作對接的精準度。五是強化市場對接,開展常態化成果路演活動。舉辦秦創原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按照“月度專場”的形式,打造“榮耀九秩-秦創新章”路演品牌。已舉辦20余場路演,參演項目、團隊100余個,50余個項目成立了法人實體,37個項目在秦創原總窗口注冊公司、落地轉化,20個項目獲得了春種基金、高校種子基金等融資支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技術經理人聘任儀式

深化服務,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一是實施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設立成果轉化職稱評審序列。在職務評聘、科技人才引進、職務分級、崗位聘任等工作中,突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結果導向和實績導向,建立成果轉化績效與專職人員收入分配掛鉤的激勵機制,增設成果轉化單獨序列,單獨投放指標,鼓勵教職員工從事成果轉化相關工作。近兩年憑借科技成果轉化晉升職稱人數共110人,其中4位教師晉升正高職稱。二是匯聚“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全職/兼職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來校工作,享受在職人員同等待遇,符合條件者納入學校華山學者人才體系。同時,探索校地、校企聯合運營,建立校地、校企人才、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向校聘人才、校友企業開放學校食堂、圖書館等各類資源,同時開放一定數量的子女上學名額。三是設立高能級創新平臺。與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優勢互補,構建新型研發機構,深化“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推進陜西信息領域產業集聚。立足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組建70余個集基礎理論創新、應用研究、系統研制、產業轉化于一體的校企合作機構,形成“即研即推、即研即轉”的科技研發新模式,前置成果轉化節點。四是組建專業隊伍,推進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通過引育結合的方式,構建“學校-學院-科研團隊”三級技術經理人體系,形成“專職+兼職+掛職”多層次轉化隊伍,共有100余人從事成果轉化工作。定期對成果轉化服務人員開展專業培訓,為校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專業的知識、技術、裝備、團隊管理和服務。五是堅持規范管理,統一遴選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從規范統一管理入手,招標比選7家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運用及保護工作,確保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精細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提高申請質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創辦科技型企業

政策紅利促進成果轉化。一是改革激活師生成果轉化活力。近年來,學校成果轉化項目合同簽訂及到款額以年均20%的比例逐年增長;全職/兼職引進高層次雙創人才144人,師生雙創人數3500余人,支撐了300余家在陜信息企業科技能力的全面提升,孵化了100余家科技型企業(其中3家入選西安硬科技企業TOP30)。二是產教融匯催生重大成果轉化。微電子領域40件高價值專利許可給某公司使用5年,許可經費3000萬元;高價值專利“基于傳播時延的低軌衛星網絡星間多址接入方法”許可給某公司使用2年,許可經費1010萬元。三是成果轉化帶動創新能力提升。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屢創新高,牽頭獲批1項中國專利金獎、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陜西省專利一等獎。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