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高中生學習唐代禮儀。(受訪單位供圖)

清明假期期間,美國舊金山法美國際高中團的34位師生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參加“唐韻悠悠 華夏霓裳”主題研學活動,豐富的沉浸式體驗讓這群外國高中生直呼有趣。

參觀過程中,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帶隊老師從“跨文化交際”角度出發,借助展廳文物,帶領大家學習一些簡單的漢字、詞匯及漢語發音,并了解詞匯背后的含義,讓學生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第三展廳,館內教育員向師生們重點介紹了唐代三彩仕女俑,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了唐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大唐時代開放包容的社會風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研學活動環節,教育員首先通過引導發問,讓外國青少年展開關于“你知道的中國文化”的自由討論,現場氣氛活躍。隨后以展廳陶俑為切入點,并配合唐代壁畫,向大家介紹唐代開放包容的時代背景,以及在這種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唐代服飾文化。

在漢服手工環節,教育員引導師生們學習并親手制作漢服折紙,讓大家對唐代傳統服飾的剪裁方法、色彩搭配有了更深入、具體的了解。

在漢服體驗環節,該館精心準備了20余套款式各異的唐代服飾供師生們選擇。青少年“一鍵換裝”,并點上花鈿,細細體會優雅得體的唐代禮儀,成功穿越成為生活在唐長安城里的“異鄉人”。

陜歷博工作人員表示,本次活動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一次重要實踐。未來,還將繼續以豐富的館藏資源為載體,不斷開發適合外國青少年的教育項目,進一步發揮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在對外交流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