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歸籠 為啥家長和孩子一起焦慮 醫生:家長不焦慮 孩子有信心
作者:王超
發布時間:2024-02-24 19:00:36 來源:西安新聞網
“醒醒,開始學習啦!”過完年,開學,就像一個鬧鈴,驚醒還沉浸在假期的孩子們。隨心所欲的假期生活仍讓孩子們留戀,不少孩子心急火燎“開夜車”惡補拖欠的寒假作業,想起上學或多或少有些不樂意,有些甚至出現了胃痛、頭痛等由“開學焦慮”引發的軀體癥狀,而家長卻誤認為孩子是在“裝病”……那么,如何緩解家長和孩子們的開學焦慮癥?記者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心理衛生科主任陳云春。
循序漸進幫孩子“收心”
陳云春主任說,新學期即將開始,有些同學可能會出現焦慮,這種情況被稱為開學焦慮癥,這與寒假過于放松以及孩子對預期的學習壓力過高有關。若要解決開學焦慮癥,需要提前行動,至少在開學前兩周就要幫助孩子收心,將一部分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這個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比如每天花些時間翻一翻英語單詞、熟悉一下古文,或者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內容,幫助孩子恢復學習節奏。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能一方面教育孩子要開學了,自己卻仍然熬夜玩電腦、看電視。
另外,在最后兩個星期,家長可以協助他們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與同齡人或同學多多交流,也可以主動和孩子討論一下新學期的生活,制定一些階段性的目標和計劃,當然一定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并逐步恢復正常作息,不再安排遠途出游,每天九點之前起床,安排學習或進行一些戶外活動。“通過這樣的一個適應性的過程,大多數孩子的開學焦慮癥都是可以預防、緩解甚至完全避免的。”陳云春主任說。
開學季做個不焦慮的家長
結合近期門診咨詢,陳云春主任介紹,臨開學,不少家長也會因為開學而感到焦慮。“很多時候,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到了開學的時候,雖然家長們可能會說“神獸歸籠了”,但真正開學,家長的焦慮又會與日俱增,尤其是責任心強、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家長。比如家長們會擔心孩子無法適應新環境,擔心孩子在學校會面臨新的功課、新的同學,以及孩子的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
陳云春主任提醒,作為家長不必過于恐慌,而應該靜下心來,首先是為孩子的入學做好充足的準備,調整情緒,給孩子加油鼓勵傳導自信心。還可以提前兩周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家校溝通,清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和合理引導。“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加強親子交流。很多家長的焦慮其實來自于和孩子的關系不好,不少孩子不愿意跟家長講心里話,家長各種揣測,增加更多壓力。所以,家長首先要敞開心扉,改善和孩子的關系,只有孩子信任家長,才會愿意傾訴。如果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的焦慮也會大大減輕。”最后,家長應該為自己設定生活目標,不要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態,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同時也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高興,自信地和孩子一起迎接未來。
“鼓勵和安慰”給孩子一味穩心劑
開學焦慮首先在于預防,鼓勵和安慰能給孩子加上一味穩心劑。陳云春主任建議,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開學焦慮癥可以做些適當的心理干預,如進行相應的認知治療,選擇放松療法包括呼吸訓練、冥想、運動鍛煉等,都有助于從焦慮中解脫出來。如果出現失眠、抑郁、焦慮情緒等癥狀比較嚴重的需要及時就醫,通過心理疏導、藥物治療解決“開學焦慮癥”困擾。
“家長的焦慮情緒很容易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對開學產生畏懼心理。為了克服這一問題,家長需要調整自己的認知和狀態,以積極的情緒和孩子一起迎接新學期的到來,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建立信心。只有父母的情緒穩定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去穩定情緒。”陳云春主任表示,開學焦慮是常見現象,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應對,別再把開學當成“洪水猛獸”,它也可能會成為我們增加親子溝通的良好契機,整理好情緒,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新學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