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設置布局與建設改革路徑探索與實踐
作者:劉永亮 楊延波 王雪松
發布時間:2024-04-02 09:50:2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專業建設的高質量。盡管職業院校高度重視專業建設改革,然而部分職業院校依然存在專業建設思路與職教發展階段不適應、專業設置結構與產業布局現狀不適應、專業內涵建設與社會實際需求不適應,專業建設水平與社會的認可度不適應等諸多問題。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在“雙高計劃”建設中,需要按照“對接產業、控制總量”的思路設置專業布局,采取“構建梯隊、分級建設”的方式優化專業結構,采用“聚集資源、多元投入”的舉措強化內涵建設,運用“動態調整、評價反饋”的形式動態調整專業,夯實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礎,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
[關鍵詞]職業教育 高水平高職學校 專業建設改革
基金項目:2021年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陜西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1ZG002,主持人:劉永亮;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9年“雙高計劃”建設專項研究項目“A類高水平學校創建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SGZ01,主持人:劉永亮;中華全國總工會工會理論研究會課題“深化職業教育助推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23-QZYJH-05,負責人:劉永亮。
引 言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培養的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和載體是專業。因此,專業建設改革始終是職業院校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二十條”)明確提出“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給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改革工作提出了新任務,也將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提到了新高度。《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以下簡稱:“雙高計劃”)中,入選的高職學校有197所。從省份分布看,入選院校覆蓋了29個省份;從專業布局看,總計389個專業群,覆蓋18個高職專業大類;從專業布點看,裝備制造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大類、農林牧漁大類等五個專業最多;從產業布局看,113個專業群是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112個專業群是面向現代服務業,100個專業群是面向先進制造業,32個專業群是面向現代農業,32個專業群是面向其他產業領域。“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正在引領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和治理能力發生重大變革,引領職業教育向類型教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已成為新時期高水平高職學校的重點工作。同時,新版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中采用三級分類、一體化設計職業教育專業。包含中職教育、高職專科、高職本科等不同層次專業。設置了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1349個專業 ,為新時期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建設和改革發展提供了指南和依據。基于此,研究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發展歷程并分析原因,結合“雙高計劃”建設對高水平高職學校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探索“雙高計劃”建設院校專業建設與改革路徑,對于提升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質量,促進職業教育向類型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歷程概況
自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迅猛、辦學規模迅速擴大。2000年,教育部開展高等職業學校示范專業建設,批準了第一批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建設項目。隨后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等文件,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 ,專業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新世紀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文件來推進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曾用“品牌專業”“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等說法來描述高職院校的高水平專業,旨在大力加強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2006年,《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提出“實施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建設的發展思路,并開展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計劃,提高專業建設的質量”。高職教育專業建設進入了示范建設期,專業建設的內涵和質量得到不斷豐富和提升。
2015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繼續深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隨后,《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等文件也相繼出臺,明確要求建立健全高職專業設置的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
2019年,“職教二十條”的出臺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將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推到了新臺階。2020年,《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明確指出“職業學校要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供給結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進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的新發展階段,專業建設的內涵和質量得到極大豐富和持續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經歷“規范化”“示范期”后進入了“提質培優”的新發展階段。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面臨的問題
“十一五”期間,全國職業院校招生情況良好,生源比較充足,各院校陸續擴大招生規模,使得專業數量不斷增加、專業建設發展增速。“十二五”期間,全國職業院校招生“兩極化”趨勢明顯,部分院校生源數量相對不足。為擴大招生規模,部分院校不斷設置新專業、調整專業方向。有些院校根據生源喜好設置專業,導致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下降、供大于求,致使專業建設投入與辦學效益不匹配、專業布局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不緊密,專業建設內涵與職業崗位要求不相符,專業改革發展與院校特色不凸顯等現象較為突出。高職教育面臨著專業建設思路與職教發展階段不適應、專業設置結構與產業布局現狀不適應、專業內涵建設與社會實際需求不適應、專業建設水平與社會認可度不適應等諸多問題。
1.專業建設思路與職教發展階段不適應
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擴大,而各院校的基礎辦學條件改善進度緩慢,實踐教學設備更新滯后,有限的辦學經費不能充分高效利用,這已成為部分高職院校改革發展中的無奈之舉。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測算,職業教育辦學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雖然各省份在中、高、本教育經費的總投入逐年增加,但職業教育經費占比普遍不高,職業教育辦學經費總投入明顯不足,造成專業建設投入和辦學效益不匹配。專業建設后勁不足,后期投入力度不夠,“同質化”傾向嚴重。高職院校重復設置高度類似或完全雷同的專業,不僅造成了職業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低,而且相關專業的重復性建設造成了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間接導致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畢業生就業面臨困難。專業建設思路與職教發展階段不適應,導致職業教育占領專業建設發展的制高點乏力,長期處于行業領域的中低端,不能有效滿足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要求。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改變專業建設思路,厘清專業發展現狀,明晰專業建設方向,按照“分層分類、扶強促弱”的專業建設思路,聚焦院校特色專業,集中多方力量,匯聚各種資源,逐步建設具有院校特色的重點專業和優質專業。
2.專業設置結構與產業布局現狀不適應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而部分高職院校不能及時準確掌握區域產業布局和科技發展趨勢,專業設置的調整速度明顯滯后于區域產業的更新節奏。不少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存在“追大求全”的現象,未能堅持自有特色,辦成綜合型高職院校。發展趨勢較好的院校兼收并蓄,多個專業齊開展;發展狀況不佳的院校操之過急,只開辦建設投入不高的專業。為了解決招生困難,吸引學生報考,部分院校不斷設置新專業和調整專業方向,逐年增設投入不高的專業已成為部分高職院校改革發展中的無法之策。造成了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對接不緊密,知識技能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匹配度低。專業設置結構與產業布局現狀不適應,導致專業設置多而不精,專業方向混而不明,“無序化”趨勢明顯。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深入調研區域產業發展狀況,結合院校專業建設發展實際,按照“固本強基、凸顯特色”的專業建設思路,優化現有專業結構,構建專業建設梯隊,凸顯專業建設特色。
3.專業內涵建設與社會實際需求不適應
社會對職業教育長久形成“出身不好”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工資待遇、職務晉升、工作環境和社會地位等方面都與普通高校畢業的同齡人存在明顯差別。人才培養質量決定著家長和社會對職業院校的認可度,院校辦學綜合實力決定著社會對職業院校的美譽度。受區位條件、行業背景、社會資源和辦學基礎等綜合因素影響,院校之間辦學實力差距較大,“兩極化”特點突出。少數市屬院校、民辦院校、行業和其他部門所屬院校的招生工作面臨困難,專業發展處境舉步維艱,院校面臨生存危機。專業建設內涵與職業崗位要求不相符,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現狀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專業內涵建設與社會實際需求不適應,導致專業內涵建設大而不強、多而不精,“供需脫節”現象明顯。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持續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按照“強基樹標、培優賦能”的專業建設思路,對接社會實際需求,強化專業內涵建設。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注重“三教改革”,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4.專業建設水平與社會的認可度不適應
為扭轉專業布局設置不合理、內涵質量不提高,院校特色不鮮明,家長社會不認可的不利局面,各院校通過不斷設置新專業、逐年增加招生指標已成為部分高職院校建設發展的生存之需。以招生為目的的專業建設預示著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高,造成了家長和社會對職業院校的認可度偏低。院校辦學和專業建設進入了“制約束縛、互相牽制”的不良循環中,造成專業發展與院校特色不凸顯,得不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認可。專業建設水平與社會認可度不適應,導致專業建設水平不高、院校特色不鮮明,“低速發展”現象明顯。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聚焦專業建設水平提升并以此為突破點,明確專業建設特色,不斷改善基礎辦學條件、持續加強重點專業建設,按照“增值賦能、特色發展”的專業建設思路,著力建設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質量專業,彰顯專業建設和院校發展特色。以高質量的專業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現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逐步改善并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
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設置布局與建設改革路徑
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需要緊跟科技發展步伐,對接產業升級要求和社會發展需求,遵循專業建設和改革發展規律,動態調整專業設置,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科技發展促使社會生產方法發生巨大轉變,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更新,產業轉型升級勢不可擋,促使各院校進行專業調整;社會需求為各院校專業發展提供了各種資源,為專業設置提供了方向,促使各院校進行專業更新;專業發展規律以動態變化的市場規律為遵循,促進各院校進行專業重構。因此,職業院校設置專業布局需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以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為路徑,瞄準產業發展趨勢,緊盯科技發展動態,適應社會實際需求。
1.對接高端產業,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專業建設要緊密對接高端產業發展要求,逐步實現專業建設從數量龐大的規模擴張向內涵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轉變。結合院校辦學實際,集中現有力量和資源,聚力打造各院校重點專業。適當控制總量、縮減數量,逐步調整、持續優化,著力將重點專業提升為高水平專業。同時,逐步扭轉“學生多、規模大、實力強”的刻板觀念,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更加科學和規范,專業建設更加充實和豐富。
2.分級分層建設,構建專業建設梯隊
按照國家“雙高計劃”建設方案的具體要求,結合高職教育建設發展實際,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以專業建設的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按照“分級培養、梯隊建設”思路,將專業設置和建設分為重點專業、優質專業和新興專業等三個層級。按照“總體設計、分層管理、特色發展”原則,重構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建設內涵。將重點專業建設作為院校發展的基礎,固本強基、升級改造,進一步促進重點專業改革發展,保持其高質量;將優質專業作為院校發展的骨干,培優賦能、改革創新,進一步促進優質專業健康發展,持續加強建設;將新興專業作為院校發展的特色,培育成長、特色發展,進一步促進新興專業的創新發展,凸顯專業特色。
(1)以重點專業建設為基礎,固本強基、升級改造、彰顯特色
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的高水平高職學校,代表了職業教育領域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不斷強化專業的內涵建設,增強專業建設的綜合實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針對院校重點專業(群),固本強基、升級改造、彰顯特色,使其成為產業領域和行業領域的代表。
(2)以優質專業建設為骨干,培優賦能、改革創新、凸顯亮點
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速度加快,產業間的跨界融合不斷深化。傳統產業領域呈現新業態,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實時掌握產業發展最新動態,緊跟技術革新步伐,調整專業設置思路,設置骨干專業,使其適應技術革新的新要求。針對院校骨干專業,培優賦能、改革創新、凸顯亮點,使其成為產業發展和技術革新的典范。
(3)以新興專業建設為特色,培育成長、隨機而變、共育未來
分析研判產業、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依照《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內容和要求,結合院校辦學實際和專業建設基礎,運用創新思維,積極探索新專業設置并培植新興專業。針對院校新興專業,培育成長、隨機而變、共育未來,使其成為院校未來改革發展新的增長極,凸顯高水平高職學校的探索實踐能力和改革創新水平。
3.聚集各種資源,持續深化產教融合
國家相繼出臺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鼓勵多元化辦學、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為職業院校吸引社會力量辦學提供了政策保障。高水平高職學校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實踐,吸納社會力量投資并參與職業教育。采用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共建實訓基地等方式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推廣現代學徒制、開設企業訂單班、探索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吸引企業參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縱深推進校企合作。逐步減少政府辦學經費投入比例,逐步扭轉資金、設備、場地和師資等辦學經費投入和辦學基礎條件不足的被動局面,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和提供強力保障。
4.實施動態調整,完善專業評價機制
“職教二十條”明確強調“學校根據目錄靈活自主設置專業,每年調整1次專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驅動著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調整著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新要求。高水平高職學校需要根據科技發展水平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完善專業課程內容,更新實踐教學條件,將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標準融入教育教學之中。同時,健全完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促進保障專業建設健康發展。本著科學的態度、充分的認識,整合社會各方力量,遵循專業建設發展規律,參考借鑒社會各方評價,一體化設計和實施專業動態調整方案,始終保持專業建設的方向明確和目標清晰。
結 語
“雙高計劃”建設進入了高起點改革創新的關鍵期,高質量內涵發展的攻堅期,高水平綜合治理的深化期。同時,專業建設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要始終堅持以專業建設的高質量為根本,以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為目標,堅持高質量就業導向,兼具專業建設的穩定性、長遠性和創新性,努力構建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分級分類專業建設體系,滿足多樣化人才培養需求,持續深化專業建設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EB/OL].(2019-01-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 財政部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教職成函〔2019〕14號)[EB/OL].(2019-12-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12/t20191213_411947.html.
[3]教育部關于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的通知(教職成〔2021〕2號)[EB/OL].(2021-03-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2103/t20210319_521135.html.
[4]魏明.新中國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實踐與研究70年:回顧與展望[J].職教論壇,2019(10):12-20.
[5]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EB/OL].(2006-11-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0611/t20061103_109728.html.
[6]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認定的通知(教職成〔2015〕9號)[EB/OL].(2015-10-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904/t20190408_377037.html.
[7]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的通知(教職成〔2015〕10號)[EB/OL].(2015-10-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511/t20151105_217877.html.
[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EB/OL].(2017-12-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劉永亮、楊延波、王雪松: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