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圍繞辦好思政課進行深邃思考、作出戰略安排、提出明確要求,為全面加強和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來,全體思政課教師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嚴格按照“六要”標準,扎實錘煉素質本領,遵循“八個相統一”要求,大力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持續提升辦好思政課的能力水平,推動思政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吹響了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沖鋒號角。站在新起點、邁上新征程,總結梳理思政課建設經驗成效,對新時代講好用好思政課具有重要借鑒和啟示。總體看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要從五個方面著力。

深刻認識思政課重要地位作用。為學須先立志,育人首在立德,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就是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思政課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穿到思政課教學全過程。作為關鍵課程,思政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鞏固學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體現課程價值引領力和精神感召力。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思政課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可替代。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更需要精心引導和培養。堅持大中小一體開設思政課,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必須深刻理解思政課重要地位作用,充分發揮思政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可靠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最大力量。

準確把握思政課本質實質。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思政課必須通過“講道理”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旗幟鮮明進行剖析和批判。與其他學科不同,思政課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道”和“理”,即從實際出發,運用歷史的邏輯、理論的邏輯和實踐的邏輯講清楚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立場、基本方法,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和實踐成果,尤其要講清楚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道理,講清楚“兩個結合”“兩個大局”背后的道理。要理論聯系實踐,解決現實問題,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蜻蜓點水,既不能簡單地灌輸,也不能“干巴巴、冷冰冰”,要將馬克思主義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要處理好講道理過程中“老師用心教和學生用心悟”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注重方式方法創新,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以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讓學生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動人,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教學效果。

持續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改革創新體現著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新時代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八個相統一”要求是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遵循,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用政治性引領思政課的學理性,用學理性支撐思政課的政治根本屬性,做到學術與政治的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寓思政課的價值導向于知識體系中,在建構思政課知識體系過程中達成深化價值意蘊目標。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既要傳導主流意識形態,弘揚思想主旋律,傳遞社會正能量,又要敢于擔負批駁錯誤思潮的職責,理直氣壯地發揮好思政課的思想引領作用。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既要教育學生運用科學的理論“認識世界”,又要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檢驗真理”和“改造世界”。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既要講原則、守規矩、有底線把握好統一的教學,又要打造更有深度、更有效度、更有寬度、更有溫度的“金課”。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既要具備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教學主導作用,又要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既要對學生進行正面系統的理論傳授,又要在教學實踐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其通過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自覺自主地作出判斷,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要求思政課教師既要理直氣壯地進行公開、直接的理論灌輸,也要正視和重視其他因素的隱性作用,創造與顯性教育方法相互補充的隱性教育方法。要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使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素養。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思政課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思政課教學。辦好思政課,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思政課教師要增強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夯實理論基礎,秉承家國情懷,強化教學能力,提升人格魅力,培養“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素養,爭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踐行教育家精神,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層面下功夫,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思政課知行合一的引路人、守正創新的踐行者。

深化“大思政課”育人理念。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是辦好思政課的理念再更新、視野再開闊和格局再拓展。“大思政課”既強調了系統性和整體性思維,也強調了協同性和持續性思維。新時代講好思政課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任務高度來對待,要讓思政課與現實相連、與時代同頻共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從國內和國際對比的維度上深耕用力,不僅在課堂上講好思政課,也要匯聚全社會育人“大能量”,將“思政小課堂”拓展和延伸到“社會大課堂”,發揮“云思政”育人優勢,推進學校“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網絡“云課堂”協同育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