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暖心的“共享家長”再多些!
作者:楊小玲
發布時間:2024-03-29 21:41:22 來源:陜西日報
3月19日下午,臨近學校放學時間,寧波市海曙區段塘街道雄鎮社區的俞麗麗從社區服務中心出發去接孩子。這一天,除了自己的孩子外,她還是其他孩子的“共享媽媽”。她要幫助別的家長接孩子,并負責把孩子安全送回社區。
所謂“共享媽媽”,就是利用社區資源,組織一些有時間、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媽媽參與接孩子放學的工作。即使沒有血緣關系,也能通過愛與溫暖搭建起人與人之間友好互助的橋梁。
“共享媽媽”并非新鮮事,之前就有不少地方出現過幫助接孩子放學的“共享奶奶”。這些“共享家長”的涌現,讓大家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濃濃暖意與溫情。
古語有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共享家長”生動地體現了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大家感受到不受物質利益驅動、善意的情感流動,故而為人們廣為稱道。“共享家長”猶如一條傳遞真善美的紐帶,既減輕了家長們的育兒負擔,又促進了鄰里和睦、社會和諧。
遠親不如近鄰。“共享家長”是由社區主導的一項創新性服務。這項創新通過調動居民積極性,以民間互助的方式解決一個個家庭的具體問題,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借鑒與思考。當然,和“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停車場”等共享事物一樣,目前,“共享家長”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初期探索階段,必然會面臨一些質疑的聲音和預料之外的困難。但只要眾人齊心、群策群力,通過相關的機制保障和風險防范等措施,就一定能讓這種互助模式溫暖而長久。
在城市,“共享家長”猶如一支支情感的催化劑,消減了人與人之間的防御和戒備,讓鄰里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共享生活模式出現,為有需求的人提供必要的幫助,讓社會大家庭更加溫馨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