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洋縣中小學思政課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守正創新,狠抓“五個堅持”,統籌推進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各中小學認真落實、全體思政課教師積極參與,努力譜寫培根鑄魂育人新篇章。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引領思政課建設正確方向。洋縣縣委成立了洋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聯盟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洋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聯盟工作方案》,辦公室下設在縣教研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縣教研室主任擔任。建立了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縣教體局具體安排部署,縣教研室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聽講思政課,學校中層以上領導聽講思政課、聯系思政課教師制度。按照不同學段遴選南街小學、貫溪初中、洋縣中學等9所學校組建洋縣中小學思政課教育教學聯盟體,各學段思政學科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教研員等組成核心成員。

堅持學科基地建設,搭建思政課教師交流平臺。按照漢中市關于建設學科指導中心相關要求,建立思政學科全學段學科建設與教師指導基地9個,基地核心成員均由骨干教師擔任。在包聯教研員的指導下常態化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孵化骨干教師,同時建立洋縣高中、初中、小學思政課建設聯盟微信群、QQ群、釘釘群,制定群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各個平臺的功效,開展群內互動交流。微信群進行平常的教學問題探討、發布教研信息、通知思政課教師參加研討活動的具體方案等;QQ群上傳備課資源、展示教師的優秀教學設計等;釘釘群進行線上直播,進行教材解析、全縣大教研活動等。通過這些方式將全縣思政教師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教學問題集體研討,最大限度地發揮平臺作用,實現了教學資源的高效整合,促進了教師業務能力的內化和提升。

堅持優質資源共享,保障思政課建設穩步發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學校思政聯盟活動的具體要求,結合聯盟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集體備課大聯盟的活動方案。始終堅持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研討工作,實行集體備課三年來,由剛開始的粗放備課到現在的精心備課,集體備課資源的質量在不斷提升,繼續堅持“不研討不修改則不使用”的基本原則,受到一線廣大教師的支持與好評。實行集體備課后,全縣思政課教師做到資源共享、互學互鑒,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寬、教學方法更靈活,把傳統備課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研討、改進上,并探索出在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新教學理念指導下的,針對思政課教學特點的科學、有效的大單元教學模式,建立各學段思政課教學優質資源庫。

堅持骨干示范引領,提升思政課教研教學質效。近年來,該縣各學段積極開展示范觀摩研討活動、“送教送培”活動、網絡培訓研討交流活動,借助“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進行名師示范、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行為,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自身專業素能發展,同時也能進一步加強校際之間教研交流合作,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高中段進行思政學科聯合教研、同課異構活動。初中段思政課教師進行多次線上觀課、議課、交流大教研活動,觀看省級教學能手雍瑤老師、資深思政課教師時曉軒老師的示范課,并在線上交流研討落實新課標要求中的“如何開展議題式教學”、圍繞“黨的二十大學習領悟”等專題研討,教師們踴躍發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學段按照小學思政學科建設及教師發展基地的計劃安排,分別就教材開展了示范課、研討課的展示交流活動,以及教材解讀、備課研討等活動,共計30余場,切實促進了教師專業素能的提升。

堅持強化崗位練兵,提升思政課教師專業素能。近年來,洋縣教體局常態化開展中小學思政“大練兵”和教學能手評選活動,注重思政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隊伍建設,2022年3月全縣共42名中小學教師參與縣級“大練兵”,授予 25 名教師為“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23年10月洋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分思政學科組和課程思政組進行,通過大單元教學設計、說課和課堂展示、時政述評三個環節的嚴格評審,評定8名思政學科“教學標兵”、8名思政學科“教學能手”;2名課程思政“教學標兵”、3名課程思政“教學能手”。練兵活動切實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強化思政課教研水平,增強思政課教師專業素能,豐富教學資源,挖掘各門學科中的思政元素,深入推進思政課內涵發展,構建“思政學科”和“課程思政”雙育人格局。

洋縣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戰線全體教師必將更加努力,繼續譜寫教書育人工作的奮進曲,奏響洋縣思政工作的最強音。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