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拖拉鳥的朋友小麻雀急急忙忙地開始筑巢準備過冬,可是拖拉鳥才不著急呢,它說,不急不急,日子還長呢!轉眼冬天到了,拖拉鳥的巢還是沒筑好,它哆嗦著說‘冷啊,冷啊,明天就筑巢’……”

3月13日下午,在西咸新區秦漢華秦小學一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上,校長周鵬博正在給學生們講述“拖拉鳥筑巢”的故事。圍繞這一故事展開,她引導學生們說一說身邊愛拖拉的人、生活中存在的拖拉現象,討論拖拉的后果并且如何用實際行動和拖拉“說再見”……

近日,記者一行走進西咸新區的多所中小學聽講思政課,深入了解將思政課建設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著力構建區域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用“大思政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767b7d23c7e434e697f674d104f22296

西安市創新港中學思政課堂《做負責任的人》

758a1a3a76215d3176f4885a21e79bd6

西咸新區灃西實驗學校思政課堂《合理利用網絡》

331558114842e20eee1fc4dfe94479ca

西咸新區第一小學的學生制作的“漢字演變”手工作品


千方百計上好立德樹人“關鍵課程”

周三上午,西咸新區第一小學四年級(5)班的教室里,一節主題為“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的道法課正在進行——

“將令一聲震山川,人披衣甲馬上鞍,大小兒郎齊吶喊,催動人馬到陣前……”伴隨著華陰老腔剛直高亢的節奏,學生們跟著律動哼唱著調子,時而點頭、時而頓足。一曲聽畢,任課教師陳勇提問:“大家知道民間藝術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嗎?”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學生們開始小組討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聽完小組代表的發言后,陳勇聯系身邊的民風民俗,引導學生試著從“如何堅持傳承民間藝術”的角度理解中國民間藝術的重要性。

在西咸新區的諸多學校中,這樣的思政課場景比比皆是。近年來,新區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強化課堂教學,探索出了“課中課后、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多管齊下”的授課模式,千方百計上好思政課這門立德樹人“關鍵課程”。

“如何上好思政課,增加課程親和力與針對性,這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灃西實驗學校校長楊振德說,為此,學校實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來加強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和教學規律的研究,并采用專題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該校建設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創建網絡教學資源庫、開設融媒體思政公開課……為學生展示有溫度、有特色、有亮點的思政課,讓課堂“活”起來。

西咸一小強化教師立德樹人意識,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引導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傳統節日、傳統習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古代科學、醫學、農業發展、建筑成就等素材,讓課堂成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

為提升思政課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西安市創新港中學開設了“四創選修課”等校本課程,例如大國戰略、大國重器等;同時,學校加強思政課和德育實踐活動的有機融合、同向發力,探索德育實踐活動對標思政課程一體化協同發展。

90673ed0a4f8a7529ff8664cbc0a4353

西咸新區空港幸福里小學的語文課堂《黃繼光》

_MG_0524

西咸新區涇河涇華學校的學生們正在進行勞動教育實踐

7c821c47c16356739e471e6167eedc93

西咸新區第一小學的學生手繪的馬勺


彰顯“大思政課”的育人魅力

“從他的一系列動作中,我感受到黃繼光視死如歸的決心……”

“從他的這些言語中,我體會到他對敵人的憤怒……”

3月13日下午,在西咸新區空港幸福里小學的一節語文課上,學生們分享著閱讀《黃繼光》這篇文章后的感受——這是該校課程思政教學的一個場景。“我們在學科教學的同時滲透思政元素,讓思政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副校長岳巧榮說。據了解,2019年9月開辦以來,幸福里小學全面貫徹“打造思政課程‘金課堂’”“深化課程思政‘全課堂’”“拓展‘融課堂’”“善用社會實踐‘大課堂’”的“四課”理念,學校除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的主陣地思政教育外,還充分挖掘其他課程的思政元素,破解學科教學重知識輕價值觀教育的硬傷。

幸福里小學的做法是西咸新區構建“大思政課”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區堅持以思政學科建設為主線,以區域聯合大教研為抓手,努力構建思政教育“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課程育人格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引導各學科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聯動授課、深度融合,在趣味性、通俗性、深刻性中筑牢學生愛黨愛國情懷。”西咸新區管委會教育總督學張勁光說。

與幸福里小學一樣,課程思政也在灃西實驗學校“落地生根”:語文學科開展的“查閱小字典 積淀大智慧”“執筆如劍 落筆生花”等活動,讓學生體驗中國漢字的魅力;美術學科組織“我手表我心——圖形繪世界”“名畫cos秀”等書畫展,讓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理想目標;歷史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歷史戰爭牢記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追思英烈事跡;體育、音樂學科發揮運動會、藝術節等活動契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語言表達和情感溝通的能力……

語文學科節“賞大美語文 享品質人生”、文綜學科節“共赴文綜盛宴 厚植家國情懷”、數學學科節“方圓協同夢想 數學激揚人生”、英語學科節“Better English better me”、體育學科節“向陽而生 強國有我”、物理組“實驗教學資源自制開發”……在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每年通過舉辦學科節集中展示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果。

此外,西咸新區涇河涇華學校將課堂“搬進”田間地頭,學生通過播種、除草、收獲……沉浸式悟勞動之美、明勞動之理;西咸一初將升旗儀式中的“奏國歌”改為“唱國歌”,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接國家級思政資源平臺,讓學生“云學習”“云參觀”紅色場館,厚植家國情懷;西咸一小創建國學館,讓學生在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祖國燦爛的歷史,厚植愛國情感;華秦小學連續八年開展“紅領巾樂淘淘”義賣義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除了強化校內“小課堂”,西安市創新港中學還堅持“大思政課”的理念,帶領學生上城墻、游照金,在社會“大課堂”中厚植愛黨愛國和愛家鄉的情感。不僅如此,學校還創新作業方式,堅持從生活出發,利用寒假讓學生走進醫院、工廠等地,近距離體驗醫務人員與工人的艱辛,幫助學生樹立愛自己、愛家人、愛社會的觀念。

43059ec981bb73838e92ea8cc7297ffa

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的思政課堂《筑夢新時代 共繪新圖景》

c41e7050702e7e5ab959bb22fc98533d

西咸新區灃西實驗學校的“閃閃的紅星”學生發展研究中心

1f93a5652ea4dd53cf8cc1c66f876afe

西咸新區秦漢華秦小學的學生制作的特色英語作業


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插上翅膀”

今年兩會閉幕后,西咸一初思政課教師宋莉認真學習新質生產力等新熱點,將時政與思政結合,運用鮮活的故事、案例,把兩會精神“帶進”了課堂。“思政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也讓我有了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她說。

在西咸一初,像宋莉這樣的專職思政教師共有7名,除了每周兩次的教研學習以外,學校還開展了成長沙龍、讀書分享、優課共享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為思政教師教學助力。據校長侯曉田介紹,為解決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學校構建了“桃李三人行”育人團隊(每班配備一位班主任+兩位任課教師),實現了從單一育人者向多元化育人主體的轉變。

為了提高教師素質,灃西實驗學校構建了“領導引領+教務處、教研室牽頭+備課組長帶頭+全體教師參與”的教學共同體,推行團隊化、課程化、常態化思政教研。楊振德說,多次教研有助于思政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校內逐漸涌現出一批站得住、講得好的思政課教師。

幸福里小學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雙向研修機制來提升思政教師理論素養和實戰經驗——安排教師代表參加“名師之路”“絲路之秋”等線下培訓;依托“名師+研修共同體”平臺組織專家進行示范課講解和微報告……同時,每學期開展教學能手比賽和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培養了一批教學能手和思政標兵。

各校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給西咸新區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插上翅膀”。截至目前,新區共培育中小學思政“金課”35節,培養“大練兵”思政課“標兵”70余名、“骨干”90余名;學科德育“標兵”50余名、“骨干”100余名。培養省級思政課“標兵”與省級學科德育“骨干”各5名。為實現優勢資源均衡,新區還成立了6所思政、德育名師工作室,利用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契機,深入薄弱學校幫教、磨課,進一步推進全區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為新區建設了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今后,我們將持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快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張勁光說。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