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慢性精神疾病。3月23日記者獲悉,空軍軍醫大學神經生物學教研室武勝昔/趙湘輝科研團隊揭示少突膠質細胞發育異常在青少年抑郁癥發生中的新機制。

抑郁癥因其病因復雜,治療困難,且發病率,致殘率和自殺率居高不下,成為神經科學研究者關心的熱點疾病。在青少年抑郁癥患者腦中,髓鞘結構完整性出現顯著的異常改變。因此從髓鞘發育角度入手,可為我們理解抑郁癥發生發展,探索髓鞘異常相關精神疾病的治療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近日,武勝昔/趙湘輝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相關研究論文。闡述了ITPR2分子在髓鞘發育過程中的調控機制及對相關精神疾病治療的關鍵作用。

據介紹,該研究在相關基礎上,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敲除該基因會導致大腦髓鞘發育滯后,且這種效應與OPC退出細胞周期進入分化階段的異常有關。結合行為學檢測青春期Itpr2 cKO小鼠表現出由髓鞘發育受損引起的焦慮/抑郁樣行為。

據悉,該課題組闡明了ITPR2介導的細胞內鈣穩態在少突膠質細胞分化中的新機制,提出了膠質細胞作為抑郁癥等相關精神疾病治療的新靶點。

空軍軍醫大學武勝昔教授和趙湘輝教授為本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課題組博士后張明和碩士研究生智娜為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資助。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