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市碑林區作為全省大中小學“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示范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充分發揮好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以“四個聚力”為抓手,全力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0240318091800491-55-b3a5a.jpg_scale.jpg

一、聚力組織領導,構建育人“大格局”

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擺上重要議程,納入區級考核,組建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碑林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重點建設任務及分工,每年開展督導檢查,全面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教育體系,確保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落細落實。

20240318091800344-87-b2fa8.jpg_scale.jpg

二、聚力課程資源,筑牢育人“主渠道”

小學階段將“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與“紅領巾講黨史故事”等活動結合,促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形成既定道德情感;初中階段將“思想品德”主題教學和“追尋革命足跡”等紅色研學活動結合,促使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打牢價值觀基礎;高中階段將“思想政治”課本教學與“延安精神進校園”等活動結合,促使學生在互動式學習中提升政治素養。校內,立足文化資源,研發特色校本思政課程:如大學南路小學的紅色文化課程和交大附中的“西遷精神”系列課程。校外,充分挖掘社會實踐資源,開發思政社會“大課堂”,建立西安博物院、西安事變紀念館、碑林區黨群服務中心等3家思政課實踐基地,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時時都有德育滲透,事事均與德育相關,家家都與德育相連”的大德育觀。2所學校思政課工作經驗榮獲市級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創新案例。

20240318091940244-33-57b67.jpg

三、聚力隊伍建設,奏好育人“協奏曲”

建立區級、“名校+”共同體、校級等三級立體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機制,設立“大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探索“名師帶教”模式,舉辦中小學思政課大教研、思政課“名校+”重點學科建設等,2名教師入圍全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基本功展示交流典型經驗名單,1人榮獲全國青教賽思政組一等獎,培育省市區級思政課標兵近300名。發揮碑林資源優勢,邀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現場講座指導;強化同轄區高校協同育人機制,確立交大附中、西大附中、西安工大附中等區級思政課一體化研訓活動基地,承辦西安市“大中小同上黨史課”暨“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課例展示活動等,實現學段融合,形成一體連動的培訓、交流機制。成立區級思政課宣講教師庫,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等,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200余場。

20240318091800357-32-8c5ea.jpg_scale.jpg

四、聚力協同聯動,開辟育人“新陣地”

探索新形式下德育工作新方法,通過實施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六大途徑,五育并舉,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守好廣大青少年“拔節孕穗期”,37名學生榮獲省、市級新時代好少年。助力黨校專家、各部門領導干部、思政課教師組建碑林區延安精神研究會,指導學校將優秀歷史文化資源作為案例和素材融入到思政課中,讓思政課“看得見”“摸得著”“能體驗”。發掘轄區豐富的博物館優秀文物資源,加強校館合作,實現學校教育和博物館教育有機融合,讓就近“躺”著的資源“說話”,為思政課教學注入“活性因子”。

下一步,碑林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恪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