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為特色的重點高校,西北工業大學以“育國之棟梁、鑄國之重器”為使命,形成了特有的“總師育人文化”,被譽為“總師搖籃”。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陜西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國防特色、科技范式、人文底蘊三個層面將學校特色與思政課建設有機融合,打造“總師型”人才培養的思政課建設體系,為學校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發揮價值塑造關鍵作用。

國防特色:“為國鑄劍”與思政課理想信念教育融合

做好頂層設計。學校謀篇布局思政課建設,提出“舉全校之力辦好馬克思主義學院”“入主流、強特色”。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專門研究思政課議題,校領導帶頭建思政課、講思政課。全國率先一批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

挖掘國防元素。將國防元素貫通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為核心的本碩博思政課程群。邀請國家重大型號總師校友講思政課。實施思政課教師聯系專業學院、聯系學生自然班等制度,打造“為國鑄劍”大思政課。

創新特色課程。與各學院三航領域知名專家共同打造特色思政課《大國三航》,講授我國“三航”領域歷史沿革、標志性成果和學術前沿。以專家卓越成果和無私奉獻感召學生凝聚信仰,深受歡迎,“一課難求”。

科技范式:科技自立自強與思政課科學思維能力培養融合

思政課教學凸顯科技范式。通過融入西工大科技創新案例等,在思政課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通過融入西工大人科技報國事跡等,在思政課中培育科學家精神;通過與理工科教授同堂授課等,在思政課中開展科技倫理教育。

理論研究凸顯科技范式。培育馬克思主義科技與社會、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方向。舉辦“人文與科技對話沙龍”,開展文理工交叉備課。創辦兩本學術集刊,依托國家一級學會,以學術反哺教學。

思政課改革凸顯科技范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總體國家安全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推行“5G+思政課”改革,創設“思創空間”等數字體驗思政教學模式。

賀苗:2020年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獲國家一流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

楊云霞:2023年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獲國家一流課程

《總體國家安全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

IMG_256

“思創空間”啟動儀式

人文底蘊:“總師育人文化”涵育與思政課“以文化人”融合

開設思政人文通識課。將“總師育人文化”融入三類課程: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類;二是“四史”類;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多項課程填補學校人文素養教育空白。

延伸思政課第二課堂。全國率先創排主題鮮明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劇。各課程組織師生開展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對話。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讀書會”“啟真明智”讀書會。

img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劇照

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一是與學工部共同舉辦“學思踐悟”思政課作品大賽,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活力。二是開展“和理有話說”“改革開放口述史”等特色思政社會調查等。三是組織學生赴延安、北海艦隊、廣西融水等實踐研學,在服務社會中實現價值。

五年來,西北工業大學思政課建設成效顯著,獲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和陜西省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人才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思政文庫3部,在“三報一刊”及《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發文200余篇,省部級項目榮譽豐碩。新時代新征程,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接續奮斗,砥礪前行,豐富“為國鑄劍”大思政課內涵,不斷將學校“三航”特色和“總師育人文化”融入思政課建設,為國防科技領軍人才培養筑牢政治根基和價值底色。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