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輕量化信息技術助推西部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
作者:白 浩
發布時間:2024-03-14 09:20:44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推進教育數字化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推進教育數字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數字化已成為全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對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提升教育質量、實現教育均衡也起到關鍵作用。但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國內各省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夠均衡,在教育數字化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均衡的現象,如何加快西部鄉村地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陜西省自2021年開展智慧教育示范區與智慧校園示范校遴選工作以來,涌現出許多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經典案例,其中安康石泉的“輕量化信息技術助推山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案例對在西部鄉村如何開展教育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西部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難
西部地區由于受到經濟、地理、交通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教育的發展水平相較于東部及沿海地區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也是一樣,面臨較多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薄弱,西部地區相對于全國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政府對于教育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西部鄉村學校的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普遍薄弱,缺乏必要的硬件設備和網絡設施。
二是教育資源匱乏,由于地域和經濟條件的限制,西部鄉村學校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優質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更是稀缺,這使得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教學資源和工具。
三是教師數字化素養比較薄弱。西部地區的教育環境相對較為落后,一些學校可能缺乏數字化教育的設備和平臺,教師缺乏實際應用數字化教育的場景。西部教師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引導,這使得他們在數字化教育實踐中感到困難和無助。
四是資金投入不足,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硬件設備、軟件平臺、教學資源等。然而,西部地區由于受經濟條件限制,政府對教育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數字化轉型的資金不足。
五是思想觀念落后,西部鄉村學校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相對落后,一些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對數字化教育的認識不足,缺乏對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西部鄉村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面臨著基礎設施薄弱、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足、資金投入不足以及思想觀念落后等多方面的困難。為了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共同努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師數字化素養、加大資金投入、更新教育觀念等多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新的切入點,不能“躺平”,而輕量化信息技術就是促進西部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最好的突破口。
二、輕量化信息技術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優勢
輕量化信息技術是指輕量級、低門檻的教育技術應用,旨在提高教學管理效率和質量,使教學管理更加便捷、靈活、個性化。它采用簡單易用、便捷高效、互動性強的技術手段,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和服務。輕量化信息技術的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簡單易用。使用輕量化信息技術通常不需要專業的技術知識,只需要簡單的操作和配置即可,一般是教師身邊常用的信息技術。
二是投入成本低。相對于傳統教育技術而言,輕量化信息技術通常具有更低的成本,不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軟件投入,使用的軟件通常為開源或免費軟件,平臺使用費用的成本往往比較低。
三是便捷高效。輕量化信息技術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更加方便地獲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讓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四是互動性強。輕量化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互動性,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交流互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五是個性化。輕量化信息技術通常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支持和服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輕量化信息技術包括多種工具和應用,如生成式AI、社交軟件、即時通訊軟件、短視頻平臺、在線教學平臺、移動學習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教學視頻等。這些技術手段都具有輕量化、便捷、互動、個性化等特點,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實現教與學的目標。
三、輕量化信息技術在西部鄉村教育應用推進的建議
隨著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輕量化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成為目前西部鄉村促進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質量的切實有效的辦法,其應用也可以在鄉村教育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使用。以下是西部鄉村教育推進輕量化信息技術的幾點建議:
一是政府主導,區域教育管理部門做好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統籌管理工作。根據國家對教育數字化的最新相關政策,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政策文件,明確推廣應用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要求,特別是要制定利用輕量化信息技術形成區域教育大數據平臺架構設計的相關措施。與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如教育、財政、科技等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共同推進輕量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鼓勵學校之間、地區之間的資源共享,通過合作交流,提高輕量化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水平。定期對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推廣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二是樹立典型,做好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成果的宣傳推廣工作。建立示范應用典型,讓目標受眾能夠直觀地了解輕量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和價值,從而提高他們對該技術的認可和接受度。選取一些具備條件的學校或地區,建設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示范項目,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周邊學校和地區的應用。
三是課題引領,鼓勵教師做好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課題研究工作。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制訂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計劃,明確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等。鼓勵教師開展有關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課題研究,通過科研手段,深入探索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優勢。組織教師交流,分享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經驗和方法,促進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鼓勵教師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輕量化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工作,提高該技術的應用水平和推廣范圍。
四是AI賦能,普及生成式AI(文心一言、星火大模型等)在西部鄉村教師中的應用。生成式AI技術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從而可以幫助教師自動回答學生的問題,減輕教師的負擔。此外,生成式AI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生成式AI技術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自動生成高質量的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和質量。生成式AI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管理學生信息、成績等教育數據,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生成式AI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提高家校溝通的效率和效果。
五是數據驅動,利用輕量化信息技術,形成區域、學校教育大數據。輕量化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區域和學校采集、存儲和分析各種教育數據,包括學生信息、教師信息、課程信息、考試成績、教學質量評估等。這些數據可以來自不同的渠道和來源,如學校管理系統、考試成績系統、學生評價系統等,形成區域和學校教育大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對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為個性化教學和教育提供依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評估,可以了解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特點,為教師評價、培訓和晉升提供參考。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對學校管理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學校的各項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學校管理和改進提供依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對區域教育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整個區域的教育質量和水平,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總之,輕量化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幫助西部鄉村學校推進教育發展和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和質量。因此,需要積極推廣和使用,為鄉村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更好的教育機會。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智慧教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