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埝城小學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 有效提升教育實效
作者:李小偉
發布時間:2024-03-12 20:09:2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大荔縣埝城小學依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教育實效。
該校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需求,不斷創新思政教學模式,通過開展互動式教學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增強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埝城小學每學期舉行“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堅持探索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重視實踐體驗,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該校以“發展教師,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發展學生,為學生幸福奠定基礎;發展學校,為師生留下美好印記”為目標,制定了思政課和活動計劃,倡導“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形成了教育網絡立體化、常規教育系列化的良好局面。
該校不斷優化思政課程內容,增強其實效性和吸引力。除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外,增加了許多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熱點話題,如社會道德、環境保護、心理健康等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和自身發展。
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滲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蘊藏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鼓勵教師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內涵,發揮各科教學的教育性,把滲透德育作為對課堂教學評定的重要標準。目前該校教師在備課、上課等環節十分重視德育目標的落實,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收到了良好的德育實效。
教師是思政教學創新的核心力量,該校重視教師團隊建設,通過選拔優秀教師、開展教師培訓、組織教學研討會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升政治素養和專業水平,增強教師的信念感、使命感及責任感,激勵教師堅定理想信念,以新思想指引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新時代教育夢。
教學方法是影響思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該校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教學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學校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該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學術競賽、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還開設了一系列與思政教育相關的選修課程,如哲學、歷史、文學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實踐活動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文化交流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社會和國情,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該校還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和學術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實踐,大荔縣埝城小學的思政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廣泛認可。同時,該校的思政教育成果也得到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