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西安石油大學獲悉,該校陳剛教授團隊與長慶油田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將過期藥品“變”成一種原油流動劑,不僅為過期藥品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還為低成本原油流動改進劑的研制提供了新方法。

該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環境管理雜志》上。西安石油大學為論文的第一署名單位,碩士研究生臧蕓蕾為第一作者,陳剛教授為通訊作者。

“過期藥品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成本高,各國的回收方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些欠發達國家還沒有建立藥品回收系統。因此,加強過期藥品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和開發,探索過期藥品的資源化利用途徑,提高過期藥品的綜合利用效益,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陳剛介紹。

據了解,作為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油氣田環境污染控制與儲層修復創新團隊”的負責人,陳剛長期從事綠色油田化學品研究與應用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發的環保型鉆井液處理劑和智能凝膠驅油劑在油田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時,該團隊前期關于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系列成果。“廢棄一次性口罩中的聚丙烯、廢棄泡沫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廢棄有機玻璃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都與現用原油流動性改進劑有類似結構,因此可作為原油流動性改進劑的基礎原料,將其改性后加入原油后可以起到降黏和降凝作用。”陳剛介紹。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該團隊基于對原油流動改進劑結構的理解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概念,以黃體酮類藥物作為原油流動改進劑為例進行研究。陳剛說道,“這項工作不僅為過期藥品資源化利用和低成本原油流動改進劑的研制提供了方法,也有助于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