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輔導員王端蘚,在七年的輔導員工作中始終堅持“我做的恰是學生需要的”工作理念,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她秉持“人文關懷”就是做好“人的工作”,主動為患白血病的學生家長捐獻血小板。

輔導員工作事無巨細,做好輔導員工作,不僅要有愛心、耐心、細心,更需要愛崗敬業、潛心育人、無私奉獻。談起自己從事輔導員工作的“秘訣”,王端蘚認為,“做好每一項工作,這就是敬業,就是奉獻。”

在王端蘚眼里,“輔導員工作在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就要被‘人文關懷’包裹,要秉承‘滿溢著愛’的理念情懷,既愛工作,更愛學生。”2022年9月,為做好新生入學愛校教育的“第一課”,王端蘚與學院老師一同設計并發放350份新生暖心加油包。2023年12月,王端蘚組織學院18名保研學生自發制作了100余條帶有學院特色的文昌手繩,系在考研學生們的手腕上,寄托祝福,護航夢想。正是通過一系列創新形式的關懷行動,讓學生們“既感受了人文關懷,又補足了精神之鈣”。在王端蘚所帶班級的班干部梁忠泰和姚怡眼中,王老師在每次學生活動策劃中都能帶給學生意外的驚喜,她既是陪伴學生學習成長的“百事通”,又是能處處帶給學生創新點子的“小靈通。”

在王端蘚與學生們的相處中,2019年的一次血小板捐獻尤其讓學生們感動。2019年寒假期間,當王端蘚得知一位學生的家長在接學生返鄉的高鐵站突然身體不適暈倒,她第一時間主動聯系學生了解情況。當得知學生家長需要大量血小板時,她沒有猶豫,只身前往陜西省血液中心申請捐贈。王端蘚說:“因為我和家長有共同牽掛的孩子,所以學生家長的生命里也會有我們為其加油的身影。要讓學生成為光,首先自己要在學生心中發光,輔導員要想成為引領學生的光,最基本的就是要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