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這是頂梁柱,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

今年全國兩會上,職業教育同樣是我省代表關注的熱門話題。“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引導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之道”“強化技能人才崗位再提升再培養”“加快完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激勵體系”……代表們紛紛建言。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之后,我感到無比激動。我們要加油干!鉚足勁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動車段動車組機械師董宏濤說。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基礎性工程。董宏濤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從2023年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今年的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從規模發展到內涵式發展的轉變。

“職業技能培訓無論是對工人個人成長還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同樣作為來自基層的產業工人,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焊工付浩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為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發聲,“希望利用好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培訓中心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工人。”在付浩看來,持續開展一線工人技能培訓,幫助他們不斷適應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助于促進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只要肯學肯干肯鉆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付浩說。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職業院校主動與企業加強交流,積極探索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校企合作項目,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陜西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部件廠飛機鉚裝鉗工趙平表示。

“要想培育出‘大國工匠’,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工人徐立平表示,希望通過“學校+企業”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方式,實行校企協同育人,強化學生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工匠精神,為企業輸送更多德技兼修的高技能人才。

在全國人大代表、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寬厚板材料公司熱軋機主操作手郭文生看來,作為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在助推市域產教聯合體、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郭文生表示,要緊盯建設全國性市域產教聯合體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目標,聚焦“雙高校”國家標準,讓陜西技工品牌名揚國內外。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