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西安先鋒小學的紅領巾志愿者來到78歲的退役軍人何長國家中看望老人。 

三月一日,在西安市未央區中海開元壹號社區內,志愿者為市民做普法宣傳。

三月四日,陜西省道德模范王力(左二)向山陽縣第四幼兒園幼兒講述自己學習雷鋒、堅持十余年助人為樂的故事。 

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

“學雷鋒,我先上”,無論是在春運途中,還是在大型賽事中,抑或是在鄉村社區,都有青年志愿者學雷鋒、做好事的忙碌身影。

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青年志愿者不斷從雷鋒精神中汲取力量,持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身體力行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為雷鋒精神寫下新時代的注腳。

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鋒

暗紅色木質相框里的照片上,一位頭發有些花白的老太太穿著整齊、露齒微笑。

“奶奶,給你送照片來了,你看拍得咋樣?”“這照片咋把我照得這么好看,娃呀,謝謝你們。”3月1日,銅川市新區咸豐路街道上高埝村的一位村民拿到自己的照片笑得合不攏嘴。當天,銅川市暖陽志愿服務隊隊長周旭陽帶領隊員給村里的50余名老人送去了相片和相框。

“拍照對于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老人有著極大意義,再苦再累,我也覺得非常值得。”周旭陽表示,3年來,銅川市暖陽志愿服務隊累計為2000余名老人免費拍照并贈送相片及相框,留下美好影像,定格最美“夕陽紅”。

“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我將在公益路上繼續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90后小伙周旭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定期為特殊兒童過生日、送禮物;關愛環衛工人,為他們送去臘八粥,免費拍攝婚紗照;利用下班和節假日時間為身邊鄰居解決水、電、供暖等各種民生問題;共計獻血5000毫升、血小板17個治療量,并帶動志愿者一起捐獻……

2023年6月,周旭陽榮登“中國好人榜”,但他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鋒。”周旭陽說。

“我的志愿服務工作,就像‘臨時家人’一樣,通過陪伴,為患者排憂解難。”31歲的杜成翠是延安市博愛醫院導診臺的護士。除了本職工作外,她還抽出休息時間,對前來就診的患者開展陪診、陪護的志愿服務。

不僅是杜成翠,醫院里的其他工作人員在有余力的情況下,都會為前來問診的老年患者提供免費陪診服務,包括掛號、檢查、繳費等,幫助他們及時就醫;幫正在住院、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患者買飯、喂藥,幫福利院的患病兒童洗臉、梳頭、剪指甲等。

在各行各業,志愿服務更像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影響下,青年紛紛參與其中,引領社會風尚。

幫助他人,是最大的快樂

2月8日至11日,團省委從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培華學院選拔招募80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了在陜西省體育館舉行的2024巴黎奧運會女籃資格賽志愿服務。

“這次比賽就在家門口,我成了一名志愿者。”西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生韓欣欣說,她主要負責宣傳組媒體接待臺的志愿服務工作,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提供信息和協助,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報道工作。

一次比賽后,韓欣欣遇到1位來自國際籃球聯合會(FIBA)的工作人員。這位工作人員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包括她在內的志愿者說了一聲“新年好”,并邀請大家合影留念。“今年比賽時間與春節假期重合,身邊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我在志愿服務中開闊了眼界、得到了歷練,賽場內外的無數暖心瞬間都將成為我人生的寶貴回憶。”韓欣欣說。

韓欣欣的故事是新時代雷鋒故事的一個縮影。在陜西,很多大型賽會都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熱情參與、真情奉獻,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現中國青年形象,用青春的熱血打造最美的“陜西名片”。

今年是陜西青年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開展的第30年。40天的時間里,春運人潮中一抹鮮亮的“志愿紅”,穿梭在火車站、機場、客運站、高速服務區等交通重點區域,在引導咨詢、票務協助、秩序維護、重點幫扶、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中傳遞溫暖。只要旅客有需要,青年志愿者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

“我是志愿者,您的行李重,我幫您提。”“您好,需要我幫您購買車票嗎?”“洗手間在右手邊。”……2月29日,在西安城西客運站,來自西安市未央區益人行志愿者協會的4名青年志愿者在用心用情服務旅客,讓旅客旅途更加溫暖。

“我想在這里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直至3月5日春運結束。”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的大四學生王新宇說,他在這里服務了1個多月,深刻感受到——多幫他人、做些好事,就是最大的快樂。

據統計,春運期間,全省共有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和千余個青年社會團體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出行幫助,截至3月1日,累計服務時長超過30萬小時,位列全國第一。

學習雷鋒,永遠在路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這是雷鋒在日記本上對自己提出的問題。

雖然時代在變遷,但雷鋒精神歷久彌新,并有了新的時代內涵。如何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錨定人生的價值坐標,對于當代青年至關重要。

“我是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讓雷鋒精神閃耀新時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光榮使命。未來,我將繼續發揚傳承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的鄧博文是西安市退役大學生士兵紅十字“三獻”志愿服務隊發起人之一,他連續6年組織并參與智慧助老、鄉村振興、國防教育、關愛困境兒童、賽會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時長3540小時。

從事志愿服務的青年們,不僅是青年志愿服務的參與者,更是推動者。

一代代青年在雷鋒精神鼓舞下,在志愿服務實踐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增強了對國情、民情、社情的了解,錘煉了意志品格,提升了志愿情懷,堅定了理想信念。與此同時,不斷學習和提高專業能力,在各個領域的志愿服務中有作為、有成效,正成為青年志愿者的新追求。

只要有需要,青年志愿者就可以凝聚在一起,行動起來。

舉辦陜西省第一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開展陜西省大學生志愿服務公開課、申報陜西省青年志愿服務課題……團省委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吸引和激勵各類青年專業人才加入志愿組織,推動陜西青年志愿服務走向專業化。

為了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團省委于3月5日開展2024年學雷鋒志愿服務示范活動,以“省、市、縣三級聯動”形式,組織動員5000余支青年志愿服務隊,涉及消防、醫療、交通、司法等20余個行業。上萬名青年志愿者,就近就便在全省183個社區開展學雷鋒示范活動,同步啟動全年常態化學雷鋒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是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31周年。截至目前,陜西青年志愿者注冊人數為277萬,青年志愿服務組織共11128個,志愿服務時長超3155萬小時。他們就像一團團流動的火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時刻傳遞著溫暖與感動。

歲月流轉,雷鋒在人們的心中從未遠去;時代變遷,雷鋒精神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幾十年來,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邁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全省廣大青年志愿者應該展現新作為,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不斷提高志愿服務能力,在志愿服務中尋找初心,在奉獻關愛中收獲成長,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學習,成為照亮無悔青春的一束光芒。

學習雷鋒,將永遠在路上,也永遠在心中。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