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縣:“三個注重”畫好黨史學習教育同心圓
作者:陳冬生
發布時間:2024-03-05 16:37:3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3年以來,鳳縣教體系統持續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細化落實“宣傳、課堂、活動”三項舉措,豐富“黨史進校園”活動的載體和內容,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經常,引領全體師生接受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讓愛黨愛國的精神融入青少年的心靈和行動中,讓黨史真正“活”起來。
注重宣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宣傳欄、電子屏、校宣大屏、校園電視臺等宣傳媒介,或開展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或開辟黨史微課、紅色影視片、黨史人物、紅色歌曲等黨史學習教育專欄,或定期錄制推送紅色知識和革命先烈事跡,大力宣傳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好做法好經驗。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學習強國”等網絡學習平臺聚合作用,發掘報送優質學習資源,大力宣傳正面典型,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截至目前,舉辦系統主題宣講3次,分片區宣講21余場次,講黨課13余場次,局機關開展“學黨史 強業務”活動15場次,各校開展黨史進校園活動50余場次。組織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到鳳縣革命紀念館、鳳縣工合紀念館、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革命先輩在鳳縣的奮斗歷程,重溫鳳縣革命崢嶸歲月。通過學生自愿報名、班級初選、學校復賽的形式遴選出60名優秀小小講解員,開展小小講解員分批次“上崗”進入鳳縣革命紀念館等縣內紅色教育基地,面向游客宣講10余場次,校內向同學宣講20余場次,校外向家長、群眾宣講140余人次。同時,發揮職業優勢,因地制宜傳黨聲,聘請4名教育能力強、威信高、認可度高的黨員教師擔任縣教體系統理論宣講團成員,走進校園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6場次。
立足課堂 抓實黨史學習教育學深悟透。學校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把課堂教學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將黨史學習教育列入教育教學計劃,以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音樂四科為主,其他學科有機滲透,在課堂上播撒紅色的種子,密植紅色基因,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縣教體系統在思政課教學中,校領導率先垂范,謀劃思想政治課教育,主動上好思政課,引領思政教師發揮輻射作用。結合“三大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法治教育,不斷提高師生思想道德素質。開展思政課大練兵,涌現出市縣級教學能手、思政課教學標兵28名,陜西省思政課教學能手1名。鳳縣的多處紅色場館成為校外思政課大課堂,鳳縣革命紀念館、鳳縣工合紀念館、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了師生前往,成為師生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的移動課題。老師們將課堂搬到革命遺址,講述發生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的故事,開拓學生視野,凝聚愛國力量。
立足活動,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立德鑄魂的大課堂,突出青少年群體、貼近青少年需求,創新形式,豐富載體,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教育工作有機融合,讓紅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各中小學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示范帶動青少年群體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組織學生開展了觀看愛國主義影片、辦黨史知識手抄報、紅色詩歌征文作品評選、“我向黨旗敬個禮”“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史故事我來講” “紅心向黨、禮贊百年”黨史故事演講比賽、“紅心向黨·讀書勵志”主題讀書月等生動鮮活的系列活動,讓師生一起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增進愛黨愛國之情。同時,各中小學結合思政課創優行動,從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育人方式上入手,將黨史融入課程,結合“四個一”“五堂主題教育課”的開展對學生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深化“新時代·新德育”鑄魂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