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郵電大學發揮智庫平臺作用 賦能陜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01 11:40:47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近年來,西安郵電大學充分發揮信息科學技術特色、學科專業優勢和智庫平臺作用,緊緊圍繞發展數字經濟,開展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實踐,取得豐碩成果。
科學謀劃實施,為陜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兩個“率先”,打造特色人才培養新模式。2017年,該校率先成立全國首家專業數字經濟研究機構——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應用,提供數字經濟高端智庫、數字產業方向引領、數字業態成熟轉化、數字企業孵化指導,與行業企業深化合作,探索出一條數字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協同育人新機制,為陜西省乃至西部地區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提供了重要智力和人才支撐,并與計算機科學、數學等學科融合發展,將論文寫在“三秦大地上”。2020年、2021年,該校在陜西省率先設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經濟兩個本科專業,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最早開展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高校。
智庫支撐、多元驅動,扎實服務地方經濟。該校以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創新研究中心(A類智庫)、數字化融合與創新軟科學研究基地等智庫為支撐,聚焦數字經濟宏觀運行、企業智慧化管理等重點方向,積極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2018-2023年連續六年發布《陜西省數字經濟報告》,2021-2023年連續三年發布《陜西省數字鄉村發展報告》等重要智庫報告;為陜西省部分地市編制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各類專項規劃、撰寫企業數字化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服務20余家大型國有企業,助力陜西省產業信息化建設和數智化發展,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團隊融合、學科交叉,提升學術話語權。該校多渠道籌措科研資金、營造良好科研環境,凝練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數字經濟評測及數字資產估值定價等學科方向,支持高層次人才、骨干教師及青年博士梯次搭配,組建“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產業應用”“數字+社會治理”等一體化人才團隊。快速響應西部尤其是陜西省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全力推動面向學科交叉的協同創新,成立了“西郵數字融合創新團隊”等高水平、交叉型科研團隊,初步探索出一條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交叉、數字經濟與傳統學科交叉的新路徑。
方向引領、乘勢而為,助推發展新動能。該校主辦“陜西省社科聯第三屆三秦智庫論壇暨陜西省經濟學學會年會”“鄉村振興與數字電商研討會”“西部數字鄉村發展論壇”“新經濟新技術背景下會計學科建設會議”,承辦“西部數字經濟高峰論壇”“數字資產與數字治理創新論壇”“中國(西安)實體產業數字經濟發展大會”“數字陜西建設與合作高峰論壇”等十余項全國性會議;舉辦各類數字經濟人才培訓、講座、報告會百余場,累計培訓學員近萬名,為地方數字助農助企履行高校的社會責任。發起直播產業“領頭雁”人才培養系列活動,與多個高校共同發起縣域“領頭雁直播電商講師”培養計劃,助力縣域農產品上行。
創新探索實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數智化人才培養更具競爭力。依托產學研協同育人新模式,該校著力培養更具競爭力的經管類人才,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畢業生赴通信運營商、華為、字節跳動、隆基綠能、美團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的人數連續增長,大批畢業生已成為企業業務骨干。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加“互聯網+”“挑戰杯”“數智化決策創新”等各級各類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累計獲國家級獎項100余項,省部級獎項200余項。
服務地方經濟結出累累碩果。近5年,該校數字經濟相關論文、著作、社會調查報告、智庫報告等系列研究成果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其他廳局級獎項10余項。撰寫的決策咨詢建議《我省發展數字經濟對策建議》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編制完成的《中石油(陜西)數字化轉型方案》《數字經濟與燃氣產業應用融合研究》被企業高度認可并采納,有力推動了產業轉型與提質增效。
數字經濟理論研究已成體系。近5年,該校在數字經濟類相關領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余項,出版《數字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與實踐》《數據資產視角下數字經濟內部傳導機制與模式研究》《信息生態視域的制造業績效評價與轉型升級路徑研究》等系列著作。在SCI/SSCI一區、自然基金委A類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余篇,論文《陜西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策略》入選陜西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
社會引領效應更加明顯。該校指導合作企業搭建社區衛生健康數據檢測平臺,推出衛生健康管理系統、“設備遠程維保”等,解決了政府和企業社會治理、生產保障的重要問題。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創新探索實踐形成的“1+X”模式已生根見效,已成為陜西乃至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理論研究和服務實踐的典型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