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潤校園 培根鑄魂育花朵
——“圣地紅娃”園本課程的實踐與創新
作者:■文/蘭 梅
發布時間:2024-02-29 09:26:08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豐富的紅色精神內涵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啟智潤心、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推進紅色文化教育更是增強幼兒民族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延安作為黨和革命前輩生活戰斗過的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為此,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探索打造了“圣地紅娃”園本課程,挖掘延安紅色文化資源,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結合幼兒心理發育特點,創新幼兒園紅色園本課程實踐路徑,啟蒙幼兒各個方面的情感與能力。
一、參觀革命舊址了解紅色歷史
體驗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是認知和態度形成的基礎。涉及情感態度方面的學習更離不開體驗。學習紅色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的奮斗史,就等于從一個側面認識了一段時期內的國情。延安市內有多處革命舊址,是天然的紅色教育場館。身處其中,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比如參觀棗園革命舊址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孩子及家長講解棗園革命舊址的歷史及五大書記的事跡。參觀革命前輩故居時有的孩子說:“他們住的房間里沒有電視。”還有的孩子說:“窯洞里都是土……”教師可以適時解釋什么是艱苦樸素的革命作風,使孩子們產生敬佩之情。徒步過程中,孩子們互幫互助,鼓勵加油,在活動將要結束時,他們說從來沒有走過這么長的路,從來沒有這么累過。有的家長表示,雖然住在延安,但對這些紅色歷史并不清楚。在紅色場館中了解歷史,師生與家長都受到了革命精神熏陶。
二、在社會實踐中進行紅色啟蒙
幼兒對家鄉、祖國的最初看法和感受主要來自父母和其他親近的人,如果成人用積極的態度看待社會,那幼兒就會形成同樣的態度并由此產生歸屬感。比如2023年重陽節前夕,特別組織了“重陽情暖革命老兵”活動。活動前一周,教師就革命老兵的英雄事跡在各班進行講述,之后又組織孩子排演閱兵式。經過教師的引導及數日的積極排練,大班孩子身著小軍裝、手執小鋼槍的颯爽英姿讓人精神振奮。活動當天,孩子們分別以陸軍、空軍、海軍及特種兵方陣為基本單位,為革命老兵爺爺表演了閱兵式,用實際行動為老兵爺爺獻禮,并給敬老院的老兵爺爺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祝福卡片。孩子們圍繞在老兵爺爺身邊,給他們揉肩捶腿, 聽他們講自己的革命事跡。不少小朋友聆聽過程中還會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的說:“我長大了也要當解放軍,保衛我們的國家?!边€有的說:“我要當警察,把壞人都抓住”。聽到孩子們稚嫩的話語,老兵爺爺微笑著撫摸孩子們的頭,一個勁地夸贊孩子們:“你們都是好樣的!都是厲害的兵娃娃!”孩子們用自己的天真和可愛為老兵爺爺送去了溫暖,老兵爺爺也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熱愛祖國的種子。
三、在綜合活動中提高紅色藝術修養
為讓孩子們感受紅色文化魅力,接受藝術熏陶,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陸續舉行了“最美紅聲”“紅色故事會”“紅娃娃觀影團”“紅色剪紙小能手”等活動,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日常教學。當每年的“紅色故事會”招募令一發出,孩子們都會積極報名,在家長的幫助下選擇適合自己朗誦的紅色詩詞在家中反復記憶,再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陽光課間時進行走班展示。在這個閉環過程中,孩子的記憶力、語言表達力、文化積累等都得到了相應提升。家長們也高興地說:“孩子以前一提背誦就發愁,現在一聽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展示,就拉著大人一遍又一遍地演練,表現得十分積極?!痹偃纭凹t娃娃觀影團”活動,孩子們利用周末集體外出到影院去觀看紅色影片和優質故事片、兒童片和動畫片。有的孩子因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忍不住流淚,也會為戰士的作戰勇猛而歡呼。孩子們頌紅詩,唱紅歌,跳紅舞,演紅劇,映紅心。在受到革命熏陶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表現力,特別是拉近了孩子與紅色藝術作品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孩子對紅色藝術的熱愛之情。
四、在紅色體育游戲中鍛煉生活技能
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珍視游戲對幼兒的獨特價值也是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的一貫行動準則。針對幼兒普遍自理能力不強,家長過多代辦的情況,教師設計了鍛煉自理能力的游戲,并將紅色元素融入其中。“打背包—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大生產”等一系列的游戲體驗,帶給孩子不同的能力提升。將日常的疊被子、穿衣服與打背包相結合;利用體能課程道具,將定向跑、匍匐爬行、走單邊橋等體能項目與爬雪山、過草地相銜接;整個游戲既緊張又有趣,幾個項目玩下來,孩子對紅軍長征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教師尊重孩子的游戲權利和意愿,和孩子一起商討游戲玩法,確定游戲規則,使孩子在紅色游戲中獲得有意義的成長。
五、在勞動過程中融入紅色教育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有一塊空地,分配給各班進行種植。春天,孩子們在教師和校工的幫助下,把一顆顆種子撒進泥土。伴隨著發芽,長葉,開花……每隔一段時間,教師就會領著孩子去看看蔬菜的長勢,一起去澆水捉蟲,辨葉識花。秋天,各類蔬菜都成熟了,教師組織孩子挖紅薯、拔蘿卜、摘南瓜……體驗軍民大生產的勞動熱情,鍛煉孩子們的生存技能。各類蔬菜收獲后,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各班搭起小菜攤,吆喝叫賣,熱情的家長會把孩子的種植成果一掃而光,提回家做成美味端上餐桌。家長們都很高興,因為這一天孩子們沒有一個挑食的,全都把自己的勞動果實吃光光。而南瓜會被園內單獨留下,大班孩子會主動幫忙洗南瓜。廚房把南瓜和小米熬成金燦燦的南瓜粥。孩子們品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點也舍不得剩,老師會把整個種植和收獲過程回顧一遍,適時插入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荒的歷史和故事。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汗水和勞動,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六、在環境創設中體現紅色元素
環境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尤其是教室文化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為了使區角活動更好地體現紅色文化,教師集思廣益,嘗試不同的方法。一是根據重大節日,創設紅色文化主題墻,進行紅色環創主題展示。二是建立紅色繪本閱讀區。三是開發班級紅色小游戲。四是進行紅色主題的手工制作。幼兒在紅色區角的創建與活動中,建立了成功與自信的積極心理,想象力和專注力得到了鍛煉,特別是對紅色文化的理解性吸收和輸出,充滿了創造力,環境隱性的教育價值也得到了最大體現。
七、在網絡科技中拓寬紅色資源
幼兒園孩子的活動能力、精力體力都有限,不能進行長途跋涉和高強度運動。除了利用身邊的紅色資源外,還可以利用網絡發掘更多紅色教育資源。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素材。小班適合以形象、生動的動畫為主,如《延安童謠》。大班幼兒理解、表達和模仿能力較強,適合選擇一些人物真實、劇情豐富的兒童題材電影,如《閃閃的紅星》。
八、在評價體系中融入紅色教育導向
隨著學前教育的改革與深入推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評價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國內比較前沿的研究為激勵性動態評價,但對幼兒在紅色教育中的評價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創新幼兒紅色評價,設計了《小紅娃尋寶手冊》,手冊里把幼兒園紅色打卡地圖、延安市紅色打卡地圖、紅色歌曲、紅色英模等內容,以尋寶奪星的形式呈現出來,引導孩子們游戲化地完成生活實踐和能力提升?;顒又杏羞^程評價,活動結束后有總體評價,并采用多種方法對孩子們予以鼓勵,在評價中適度加入對紅色教育效果方面的引導和反饋。不僅如此,還對班級紅色活動的評價也進行了相應的探索,形成“3+X”紅色活動評價:一學期每班至少做3次紅色主題教育(一次班本課程,一次園內課程,一次社會課程或家長進課堂),外加X(紅色主題教育;內容上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工作流程分為“籌備—審核—實施—反饋”四個階段。目前尚在探索階段,相信經過教育研究和分析診斷,后面還會有更科學的評價方法。
延安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文化、延安精神的載體,有著特殊的意義。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立足本地實際和幼兒成長規律,挖掘紅色文化及革命精神,積極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培根鑄魂,積極推進紅色教育研究在學前階段的創新實踐,既對幼兒品德培養、情感體驗、健康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又讓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作者單位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