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校學生宿舍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宿舍管理和服務,布局多元服務場景,推廣“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服務模式。

“一站式”學生社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治理體系下學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實現途徑。自2019年起,教育部啟動高?!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經過四年多時間的發展,走過了試點推進、集成探索、自主參與到全面鋪開的發展歷程。2023年,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教育部謀劃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將“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系統部署推進,要求推動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應建盡建、全面覆蓋。

經過長期的發展與探索,高校學生社區功能已經從管理主導型、教育管理并重型,發展到“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型,其內涵與功能不斷豐富。伴隨著高校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展,學生社區作為高校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空間,其承載的育人功能日益凸顯?!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實踐的重要陣地,是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重要載體,也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2023年6月,教育部思政司發布了《高?!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各高校建好、建強“一站式”學生社區提供了具體指引與行動要求。當前,“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在全國高校全面鋪開,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有效推進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態構建,也要求高校切實把“一站式”學生社區建好、建強。

全力構建黨建引領新格局,打通一體化育人的“縱貫線”。“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最終的指向是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單位各負其責、全員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建成集學生思想教育、師生交流、文化活動、生活服務于一體的教育生活園地。高校學生社區育人模式的提質增效,關鍵在于黨建引領。通過在學生社區靈活設置黨支部,積極與其他黨支部結對共建,實現黨組織“縱向到底”的布局推進,將學校黨委的頂層一體化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同時,建立學生黨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健全線上線下責任區、先鋒崗、工作坊等機制,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優秀同輩群體的傳幫帶作用,也能夠壓實責任,建強黨的基層堡壘。

合力共建育人共同體,畫好立德樹人的最大“同心圓”?!吨改稀分袕娬{“一站式”學生社區要從“黨建引領、隊伍入駐、學生參與、條件保障”四方面建設內容加強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涉及組織主體有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門、黨團組織等;具體實施主體包括領導干部、輔導員、學業導師、心理健康教師、兼職指導員、學生黨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等。多方力量下沉至學生社區,主體的多維聯動與工作內容的繁雜都要求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中心,強化多元育人主體之間的有效聯動,才能同向同行,協同發力,創建起以共同價值觀念為聯結的學生教育、生活、成長共同體,取得育人的最大實效。

著力打造生活化育人體系,做好沉浸式育人的“大文章”。學生社區是學生共同生活的聚居區,也是學生耳濡目染的價值觀涵養、思想碰撞的隱性課堂。高校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將學生社區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沿陣地,從傳統的單一生活空間功能向“全景式”育人空間功能拓展。這就要求在從靜態的樓宇景觀、典章制度,到黨團活動、科技競賽等動態的文化載體活動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其濡化與熏陶的功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大力推進“一校一品”特色建設,塑造學生社區育人的新生態。《指南》要求將較為成熟的學生社區育人模式從部分學生覆蓋向各年級各學段延伸,推動形成覆蓋全校學生、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生社區育人新生態。高校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發展至今天,先行發展的典型經驗為全國高校的全面覆蓋提供了有益借鑒。面向未來,學生社區建設不應整齊劃一、模式化,而應依據《指南》,借鑒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發展優勢與學生具體實際,打造獨特的育人效果。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