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位于陜西省中部,是連接陜北和關中的重要交通廊道。這里行政面積388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8萬余人,是名副其實的“西北小城”。然而正是這樣一座城市,在過去的數十年里,奏響了實干爭先的經濟奮進曲,擘畫出立德樹人的基礎教育新圖景。

2023年11月,陜西省教育廳對2023年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揚通報,銅川市教育局獲評“2023年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表現突出單位”。

榮譽是肯定過去,是激勵當下,更是鞭策未來。

以“情”激學,將激情外化于形、內化于心

德育工作是教導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途徑,其核心在于“育心”“育行”,這就需要借助“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或平臺,讓德育教學“站得穩”“落得住”。銅川市教育局統籌規劃、科學指導,以學校為基礎德育單元,砥礪深耕,行遠不息。

王益中學始辦于2021年。年輕的校集體,讓活力與激情成為王益中學與生俱來的“DNA”。為了培養棟梁之材,助力每一位孩子茁壯成長,王益中學始終將“德育”作為學校工作的主線。“對于高中的孩子們而言,形而上的東西過于縹緲,班會、課堂這類言語教育,孩子們接受度、參與度都不高,所以初期我們的探索也很不順利。”王益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新奇說,“高中教育是孩子們學生時代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段,這種定位決定了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壓力。我們為什么不將活力、激情融入課程思政當中,潛移默化改變學生們的精神狀態,幫助孩子們減壓增效呢?”

王益中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圍繞“11236”工作總思路反復商討,最終確立“激情教育”德育品牌,以此為德育工作開展的核心抓手,融入安全教育、思政教育等,打造一體化德育教育平臺。

“一方面來講,激情教育是指點燃熱情,我們希望進一步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來講,激情教育是激發學生們的各類正向情緒,以情激情、以理激情、以景激情、以趣激情,潛移默化之間進行德育教育。”王益中學副校長龐明凱向記者介紹。

這種理念的驅導之下,王益中學凝心聚力,打造了“激情宣誓”“激情誦讀”“激情跑操”三項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深挖學生潛在能量,激發學生高遠的理想追求,不斷涵養莘莘學子的青春朝氣、才氣、底氣和銳氣。

“以激情跑操為例,我們將安全教育融入其中,要求每個班級在三分鐘以內完成集結、入列,把緊急疏離融入每一天,化為學生的肌肉記憶。這樣緊急情況發生時,就能快速完成避險。”王益中學教育處主任史民說,“我們也將通識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等待的過程中大聲朗讀一些成語,見縫插針、積少成多,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時間久了,這些知識也就爛熟于心。而且我們選取的成語背后,也有一些歷史典故,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也是熟悉歷史、與歷史人物對話的過程。此外,學生們跑操中還會喊口號,激發自己的正向情緒,跑出活力美,喊出激情美。”

謝婉佳是王益中學高三三班的學生。她向記者介紹,他們班的口號會根據學習狀態動態更新,而且都是班級學生投票自行決定的。“我們班最近的口號是‘抬頭挺胸,筆在手中,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就是想要時刻提醒自己,未來就像筆一樣,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學習,拼搏奮斗。”

2023年7月,王益中學通過省級標準化高中認定。“當時驗收團隊來學校剛好是出操時間,有位老師看到整齊的隊列、鏗鏘的口號,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直言‘你們學生的精氣神真飽滿,斗氣很昂揚’。”回憶起這一幕,王益中學教育處副主任陳燕峰依然充滿驕傲。

在王益中學,激情教育是抓手,一手抓著智育,一手抓著德育;在王益中學,激情教育是平臺,一邊托舉青春朝氣,一邊托舉未來夢想。王益中學通過激情宣誓、激情跑操、激情誦讀,點燃了孩子們學習的激情和熱情,并融入更多人文底蘊,形成了卓越的德育特色。

朝陽初升,“千人共育”涵養進取好品質

朝陽實驗小學是銅川市教育局直屬完全小學,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朝陽實驗小學緊扣“開學第一課”德育品牌,打造了蓬勃的“朝陽”校園文化。

“開學第一課是學生們進入學校的第一堂課,也是整個學期的啟航。對于剛剛從暑假、寒假中返校的小孩子們而言,一堂有深度、有廣度、有思想的開學第一課,能夠幫助孩子們快速撥正學習節奏和習慣。”朝陽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濤說,“我們希望開學第一課能夠與思政教育、國防教育等融會貫通,匯聚各方力量,接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成長為棟梁之材。”

朝陽實驗小學副校長王小莉向記者介紹,為了達成更好的授學效果,朝陽實驗小學與宜君恒大實驗小學、五里鎮小學,耀州區塔坡小學、照金北梁小學、廟灣小學、小丘鎮中心小學,新區魚池小學達成“支部共建”,由朝陽實驗小學制定初期規劃,想好“做什么”,8所學校協商共議,定好“怎么做”,共同上好開學第一課,實現“千人共育”。

與此同時,朝陽實驗小學每學期也會根據時政要點,邀請消防官兵、武警官兵、退役軍人、抗疫醫護等走進學校,將愛國擁軍、尊醫重衛等與開學第一課融合,寓教于景、寓教于境、寓教于情。

“消防員叔叔告訴我,發生火災的時候需要第一時間遠離危險區域,然后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告知消防叔叔具體位置。”朝陽實驗小學六年級八班郭艾佳驕傲地說,“消防員叔叔還讓我們試穿了消防服,好重呀。他們平常一定很辛苦,向他們致敬。”

“我們每學期都會在開學第一課舉行之后,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回溯與總結,分析解構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并把所有內容裝訂成冊。”朝陽實驗小學德育處主任朱海燕說。

對于朝陽實驗小學的莘莘學子而言,開學第一課是“開始”,是歲序更替里,與“成長”的相約;開學第一課也是“勉勵”,是聽說讀寫時,與“夢想”的相擁;開學第一課更是“種子”,是日升月落下,與“未來”的相識。

家校共育,雙向協同共育錦繡學子

銅川市新區錦繡園小學坐落在錦繡五路,在校學生1600余人,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學。面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錦繡園小學“大家”緊系“小家”,通過家庭委員會,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價值觀養成,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錦繡園小學校長侯小軍說,“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與補充。只有家校的有效協同,大家思想理念一樣、措施方法一樣、教育方向一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家庭委員會的根本職責,是代表家長對學校實施監督,為學校管理提供建議,共同發力,為孩子們打造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錦繡園小學副校長宋紅利向記者介紹,“錦繡園小學目前設置有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委會工作網絡和管理體系,已經到了第八屆,是凝聚家校力量、推動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錦繡園小學一年級三班班主任趙雪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班“家委會”的開展情況:“我們班家委會目前一共有五人,其中有的家長參與度高,會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是我們與家長的‘傳聲筒’;有的家長工作繁忙,就會多做輔助工作,是我們的‘后勤營’。不同的定位,形成了立體化的家委視角,家庭與學校的育人就會更加協同。”

趙倩是六年級三班的家委會主席,從家委會建立之初,趙倩就主動參與其中。提起加入家委會的初衷,她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一開始加入家委會,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個時刻,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媽媽對她的愛。”趙倩說,“后來就感覺到了厚厚的責任,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我可以成為媽媽們、爸爸們與學校之間的橋梁,讓別的家長免除后顧之憂,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

行遠自邇,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

培養人才,要育智、更要育德。黨的十八大以來,銅川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聚焦人民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美好期盼,聚力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目標,抓改革激活力,抓創新強質量,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如今,銅川市獲評省市級德育示范校17所、德育先進集體6個,銅川市教育局榮獲2023年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表現突出單位。從各項德育活動的全面鋪展,到各校德育品牌的逐步建立,再到全市德育品質的持續彰顯,銅川市在“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著眼未來,銅川市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持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目標,錨定目標、久久為功,抓德育促智育,強化方向引領、突出價值導向,用有力的臂膀,托舉明天的太陽。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