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教育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韓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各高等職業院校,省屬各中等職業學校,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行規劃(2023—2027年)〉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23〕13號),省教育廳決定舉辦2024年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賽項和賽點基本情況

為促進賽教深度融合,結合我省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與發展實際,2024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設置賽項182項,其中,高職設置賽項110項(詳見附件3)、賽點27個(詳見附件4);中職設置賽項72項、賽點36個(詳見附件5)。參賽隊伍數量超過9支的賽項,按比例設置一二三等獎。鑒于少數新設賽項報名參賽隊偏少,為確保比賽質量和獎項含金量,決定將參賽隊數量在3-9支之間的賽項,設置為交流選拔賽,交流選拔賽只排名不設獲獎等次,按成績由高至低排序,作為推薦參加國賽的依據。

二、參賽要求

高職組參賽選手應為高等職業學校專科、本科全日制在籍學生;中職組參賽選手應為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籍學生。五年制高職學生報名參賽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參加中職組比賽,四、五年級學生參加高職組比賽。凡在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選手,不得再次報名參加曾榮獲國賽一等獎的同一項目同一組別的比賽。團體賽不得跨校組隊。團體賽參賽隊、個人賽參賽選手均可配備指導教師。指導教師須為本校專兼職教師,團體賽每隊限報2名指導教師,個人賽每名選手限報1名指導教師。

三、獎項設置

(一)參賽選手獎。大賽每個賽項按照參賽隊數量的10%、20%、30%分別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二)優秀指導教師獎。各賽項獲得一等獎的參賽隊(團體賽)或參賽選手(個人賽)的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三)優勝獎。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個人競賽項目分別計5、3、1分,團體競賽項目分別計9、5、3分。按獲獎總積分,對高職組前5名、中職組前10名的學校頒發優勝獎。

(四)優秀組織獎。根據參賽率、總成績及賽事組織等情況綜合排名,向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頒發優秀組織獎;根據賽事組織和滿意度調查等情況,向賽點學校頒發優秀組織獎。

(五)優秀指導單位獎。向指導中職學校賽點賽事組織、國賽選手集訓等工作表現突出、成效明顯的高職院校,頒發優秀指導單位獎。

四、組織工作

陜西省教育廳成立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行委員會(詳見附件1),執行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陜西省大賽辦”),陜西省大賽辦設在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負責本次大賽的具體工作(詳見附件2)。

(一)時間要求

各賽點須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2024年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項比賽。各賽項具體日程安排將在賽前通過大賽管理平臺公布。

(二)大賽報名

高職組比賽根據賽點承辦能力,實行限額申報;賽點學校不得對各參賽院校參賽隊伍數量差別設置,允許各參賽院校參賽隊伍數量不超過2隊(人)。各參賽院校根據賽項規程要求,通過陜西省高職技能大賽管理平臺(http://219.145.104.249:8081/)完成報名。各賽點做好報名審核工作。

中職組比賽統籌考慮國賽辦賽方向、賽點承辦能力、各地專業布局和學校專業設置情況,依據前期征集參賽隊預報名情況,實行限額申報(見附件6);原則上同一賽項每所學校報名參賽不超過2隊(人)。各市(區)在市賽基礎上,以市為單位報名,韓城市、神木市和府谷縣分別納入渭南市、榆林市報名序列;省屬學校經校賽選拔后直接報名。各市(區)、各學校根據賽項規程要求,通過大賽管理平臺(http://vte.sneducloud.com)完成網上報名。各賽點做好報名審核工作。

(三)賽點工作

各賽點須成立大賽工作領導小組和賽項競賽委員會、競賽專家組和競賽監督組(仲裁組)。建立中高職聯動辦賽工作機制,指定部分辦學水平較高、辦賽經驗豐富且專業對口的高職院校派出專門團隊,全程指導中職賽點賽事組織、國賽選手集訓等工作,對口指導高職院校名單詳見附件7。

1. 賽點大賽工作領導小組由院校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教務、財務、學管、后勤、宣傳、安保等部門和相關院系參與組成,統籌負責賽點賽事組織。

2. 競賽委員會具體負責賽項競賽籌備、組織等工作。高職組對接國賽賽項的競賽委員會成員至少來自5個單位,含賽項國賽辦賽機構或合作企業。

3. 賽項規程原則上應與國賽保持一致,確因特殊原因無法保持一致的,應向省教育廳報告,經省教育廳研究同意后方可組織辦賽。競賽專家組負責確定賽項規程、競賽命題、評審等有關技術工作。高職專家組組長由對應賽項國賽專家擔任(國賽專家組組長優先,無國賽賽項由行業賽專家擔任),中職專家組組長由陜西省大賽辦從省賽專家庫抽取,成員由省內外具備大賽執裁經驗的教師和大賽合作企業技術人員組成。原則上賽點和參賽院校教師不得擔任競賽專家,省內專家應從省賽裁判庫中抽取產生。

4. 競賽監督組(仲裁組)一般由3人組成,全程監督仲裁各賽點賽事組織和裁判執裁工作。高職組組長由陜西省大賽辦委派,成員由省賽專家庫抽取產生;中職組組長由省教科院相關賽項負責人擔任,相關指導高職院校委派監督仲裁人員1名,相關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向本地區賽點學校委派監督員1名,有賽項承辦任務的省屬學校指定紀檢干部擔任監督員。

5. 賽點學校須嚴守工作紀律,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辦賽。賽點學校應對比賽全程進行錄像,鼓勵有條件的賽點學校進行比賽直播。賽點學校應為參賽隊領隊及指導教師提供休息室。

6. 省教育廳根據工作實際,擇機前往有關賽點學校巡查督導。

(四)材料報送

1. 各賽點將大賽工作領導小組、賽項競賽委員會、專家組、監督組(仲裁組,不含組長)、賽點競賽日程安排、賽項規程和競賽手冊等材料(加蓋承辦單位公章的PDF及電子版)報送陜西省大賽辦,高職組發送至jkyht527177@163.com,中職組發送至sxjytdsb0814@163.com。經審核批準后,賽點方可開展相關工作。

2. 承擔對口指導任務的高職院校于2024年2月25日前將指導團隊負責人、監督仲裁人員信息(見附件8,加蓋公章的PDF文件及Word文檔)發送至中職組郵箱。

3. 各賽項規程、競賽時間、地點、組隊要求(含指導教師人數)及有關事項至少在賽前7天由賽點通過大賽管理平臺向參賽院校公布。

4. 各賽點要在賽項比賽結束后1天內,將大賽成績上傳至大賽管理平臺,成績導出打印后加蓋單位公章報送陜西省大賽辦。

(五)其他事項

1. 本次大賽工作費用由各賽點承擔,主要包含比賽設施配備、耗材、命題、裁判等費用。

2. 省教育廳將通報表彰大賽獲獎選手、優秀指導教師、優勝學校、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指導單位,并頒發證書。各市(區)、各職業院校應采取多種形式,對獲獎學校與師生給予表彰獎勵。

3. 各市(區)、各職業院校要認真舉辦市賽、校賽,積極參加和承辦省賽、國賽和世校賽。省教育廳將各市(區)舉辦市賽情況納入重點觀測指標,對于未舉辦市賽的市(區)原則上不得申報省賽賽點,市賽舉辦情況將作為職業教育財政資金分配重要因素之一。

聯系人及電話:

1. 陜西省大賽辦

韓韜(高職) 羅明(中職)029-85370526

2. 大賽管理平臺

齊博文(中職) 029-85230400

王征(高職)  029-33152016

附件點擊鏈接查看:http://jyt.shaanxi.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2402/18/23348.html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