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華陰市教科局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圍繞“一個目標”、健全“兩個機制”、落實“五大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教育振興。      

圍繞“一個底線”,明確工作任務。緊緊圍繞“義務教育有保障”這一底線要求,重點監測脫貧家庭、監測戶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成立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專班,制定《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貧教育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快速發現和響應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動態監測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非義務階段教育支出較重情況等,加強與鄉村振興等部門的數據信息共享,常態化開展篩查預警摸排,定期與鄉村振興等部門對接數據信息,對存在風險的家庭學生,優先落實教育資助、幫扶等政策。      

健全“兩個機制”,保證長效發展。一是健全領導機制。印發文件,調整優化教育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成立以局長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股室、各學校負責人為成員的教育系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領導推進全市教育系統鄉村振興工作。二是建立運轉機制。以教育振興辦為統籌,辦公室、人事股、教育股、教師股、計財股、督導室等協同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按周、按月、按季調度,全面推進鞏固教育脫貧各項工作。      

落實“五項舉措”,鞏固脫貧成果。一是持續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嚴格執行教育、政府“雙線”工作機制,夯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不斷完善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建立控輟保學臺帳,對疑似輟學學生及時勸返,已返校的跟蹤幫扶防止反彈,對有輟學傾向的學生分類施策,落實送教上門、勸學勸返有效措施。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失學輟學。二是深入推進精準資助。以“7個一”資助宣傳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確保資助政策家喻戶曉、入腦入心。持續完善“雙保險”工作機制,利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陜西省精準資助管理系統信息查詢功能,進一步確認受助學生名單,做到精準識別、精準資助、精準發放,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三是切實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緊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市創建,印發《華陰市農村教育公共服務提升行動方案》,投資3500余萬元購置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設施設備,全面提升義務段學校辦學水平。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為鄉村學校提供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召開專題會議,印發《華陰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辦法》,持續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推動優秀校長、骨干教師向相對薄弱學校流動。積極落實“優師計劃”,通過特崗教師招聘、事業單位招聘等形式不斷補充鄉村教師隊伍。積極組織“國培”“省培”等教師培訓項目,持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嚴格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確保鄉村教師安心從教。五是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推進“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不斷優化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布局調整,健全城鄉覆蓋、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不斷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