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學金”后,她捐出了1萬元。1月31日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學院2020級本科生王晗羽的經歷被母校“曝光”了。

“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學弟學妹緩解生活壓力,更好地專注于學業。”王晗羽說。

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是西南交通大學、新加坡堅永公司共建立德樹人教育發展中心后,堅永公司董事會主席陳永慶每年捐贈不少于1000萬元設立,其中獎學金獎勵2萬元/人,助學金獎勵1萬元/人。該獎助學金評審既考查學生學業成績和綜合測評,也考查學生對中國近現代科學家事跡精神、學校校史校情和校友科學家事跡等的理解。

00后的王晗羽不光有善舉,還是一枚妥妥的學霸:41門課程滿績點,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獲得者,曾獲優秀大學生、校級百名校園之星——學習之星等榮譽,現已推免至南京大學讀研。

剛踏入大學校門時,王晗羽對未來也曾感到迷茫,但她并沒有渾渾噩噩度日,而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大一下學期,得知學校有轉專業的機會,在理性分析自身情況后,她決定申請從林學轉入自己更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

面對全新的挑戰,她積極參加計算機相關的課程和活動,課余時間自學編程語言等專業知識,最終經過筆試、面試考核,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轉入計算機專業。

從林學到計算機,她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編程訓練。轉專業后的第一年,她學分成績位列班級第一。

假期,她聯系同學組隊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通過不斷地模擬訓練、復盤總結、完善模型,最終獲得2021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獎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陜西省二等獎。

“求解數學建模問題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但解題的過程對自己的影響深遠。”王晗羽說,“數學建模從最初的刻板學習知識,到后期的主動理解運用,實現了從‘背誦知識’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轉變。同時,數學建模也培養了我對不同學科交叉應用的思考,拓寬了知識面,培養了開拓進取的精神。”

保送研究生結果塵埃落定后,她還主動聯系之前參觀的校友企業進行就業實習。“學校教會了我如何走向工作崗位,企業實習的鍛煉能讓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立足!”王晗羽說。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