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課堂上揮灑筆墨,在剪紙社團中制作窗花;在誦讀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在植物課程中感知自然之美……記者近日走進咸陽興平市多所學校,看到一個個美育場景讓學生們在課堂內外時時“與美相遇”。

近年來,陜西省咸陽興平市瞄準“正德優學 美好教育”目標,以“學風美、校園美、文化美、生態美”為載體,深化教育改革,突出辦學特色,讓“美的教育”浸潤師生心靈。

20240126151148925-1-40951.jpg興平市秦嶺小學剪紙社團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著剪窗花

20240126151209397-40-2d953.jpg興平市電務處學校的學生在展示自己寫的“福”字

20240126151302399-7-4cfb6.jpg_scale.jpg興平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校園讀書角閱讀


文化浸潤,讓校園美育“無聲”

始建于1957年的秦嶺小學原為航空企業子校,近年來,該校逐漸形成了“逐夢藍天 真?美秦小”的校園文化,不斷探索“五育融通,美育無界”的秦小育人之路。

據校長金青介紹,學校堅持三級課程體系協同推進原則,構建了具有航空文化烙印的“一機兩翼 真?美課程”體系,致力于打造品美、藝美、慧美、勤美、體美、心美、創美、行美、校美、食美的“十美課程”,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紅紙對折,兩邊對齊,注意手指壓的力度和平整度……”在秦嶺小學剪紙社團,美術教師薛勇軍借助同步投影儀,指導學生剪窗花;“河水向東流,青山笑人愁,年少的夢年少的愿在心底發芽……”合唱社團的學生們歡快地排練《夢想家》,手工社團的學生則嘗試進行手工編織……“我已經學會編織小蜜蜂、小兔子,以后還想學做其他動物,我很喜歡,也很開心。”該校學生趙欣蕊說。

為促進美育均衡發展,秦嶺小學還承擔了對桑鎮中心小學、湯坊中心小學的幫扶工作,體音美骨干教師通過送課、點評、指導、座談等形式開展送教送培活動,助力鄉村小學美育提升。這也是興平市推進美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強化教育發展共同體在美育質量提升中的作用,建立“手拉手”交流幫扶機制,逐步縮小城鄉學校美育差距。“我們將美育浸潤作為德育鑄魂、智育固本、體育強身、勞育淬煉的發力點,希望以此全方位提升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興平市教育局副局長葉江飛說。

與秦嶺小學一樣,興平市實驗小學也承擔了幫扶鄉鎮學校的任務,每學期都會為陜玻小學、田阜中心校送教。據了解,在自身的美育探索中,實驗小學提出“和美文化”,堅持以“和”為基調,共建和諧校園,以“美”為文化追求,建美校、塑美師、育美生。步入實驗小學,色彩搭配和諧的門廳、樓體,一草一木的選擇和栽培、花木標識牌的設計,無不體現美的匠心。

一走進興平市陜柴小學,一股濃郁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校園的文化長廊里,張貼著寓意深刻的古代小故事;樓梯和走廊兩邊墻壁上,懸掛著勵志名言和讀書標語;教學樓大廳的快樂“悅”讀吧,擺滿了種類齊全的圖書……校園里目之所及皆為書香,行之所至皆為書影。“叮鈴鈴”的鈴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古詩詞誦讀聲——這是陜柴小學打造以“閱無止境,讀領未來”為主題的書香校園、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之美的真實寫照。校長趙鵬輝介紹說:“為了讓學生最大程度浸潤在詩詞之美中,我們將小學語文新課標中75首古詩詞制作成課前鈴聲循環播放,學生隨口跟讀,即時記憶,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鈴聲。”

20240126151405899-54-f549a.jpg興平市電務處學校的學生在東坡文化小劇場排練

20240126151302365-44-fbfcc.jpg_scale.jpg興平市實驗幼兒園的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手工

20240126151235271-62-99ca4.jpg_scale.jpg興平市陜柴小學的學生在朗誦古詩詞


評價引領,讓美育處處彰顯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臨近期末,一場“跨越古今”的舞臺劇正在興平市電務處學校的東坡文化小劇場進行著,這是該校開展美育的一項創新探索。“我們希望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將蘇軾詩詞入腦入心,學習作者的家國情懷和文學家品質。”校長張文輝說。

成為咸陽市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學校以來,電務處學校以探索美育評價為抓手,聚焦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美育工作總思路,構建“一生一藝”藝術素養提升課程體系,開發“美在東坡”校園美育讀本,推動“大美育”理念與各學科深入融合。同時,該校完善“東坡星級少年”評價機制,成立美育評價改革工作辦公室,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對標學生美育評價細則,每學期開展“東坡少年”評選活動,以德、智、體、美、勞五項評價為基礎,對應開展明禮少年、尚學少年、活力少年、唯美少年、勤勉少年評選活動,綜合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潛移默化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電務處學校的做法是興平市探索學校美育的一個縮影。“《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美育的育人功能提供了根本遵循。”興平市教育局局長王敏說,“嘗試開展新時代美育評價改革,是我們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

興平市實驗幼兒園以“5+X”多元評價體系為抓手,結合“親自然”保教體系建設,將美的教育滲透在幼兒成長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自然中的動物”活動里,教師通過自主分享、手工制作、體能游戲等方式帶領孩子們調查昆蟲的種類及生長習性,適時引導他們學習團結協作、不畏困難、尊重自然的美好品質;學習成果小劇場借助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孩子們感知“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在此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全方位評價。“在不斷探索游戲、研究幼兒以及評價反思的實踐中,教師們也與幼兒一起成長,逐步提升了專業素養。”史王平說。

20240126151302415-20-a3d8d.jpg_scale.jpg興平市逸夫小學戲劇戲曲社團的學生在表演劇目《看女》

20240126151302753-23-ce73b.jpg_scale.jpg興平市金城第一學校的學生在校園藝術節上表演

20240126151546584-29-8d92b.jpg_scale.jpg興平市秦嶺小學“秦之音”合唱社團的學生們在排練


豐富樣態,讓美育在實踐中深化

坐落于興平市南關西路的逸夫小學,多年來堅持“以美育人”,先后投資70余萬元建設8個藝術類專用教室,成立圍棋、拉丁舞等35個社團,大力發展美育,獲得了陜西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美育星光”戲劇戲曲課程進校園試點校等榮譽稱號。

美育碩果的背后是艱辛的探索。“2017年被定為陜西省第二批戲劇戲曲課程進校園試點學校后,我們面臨著沒有教材、缺少經驗、師資匱乏的困難,而且對戲曲進校園的最終目的是什么、該以怎樣的形式向學生普及戲曲知識等思考不夠……”逸夫小學校長張雷說,面對諸多困惑,管理團隊反復調研、嘗試,最終于2018年成立戲劇戲曲社團,充分發掘社會資源,聘請秦腔表演藝術家進校園擔任社團輔導員,彌補師資力量上的不足,并同步開發戲劇戲曲校本課程。“如今,戲劇戲曲社團已經成為我們學校的王牌社團,先后排演了《花木蘭》《紅燈記》《看女》等劇目,還舉辦了首屆戲劇戲曲節,被邀請參加咸陽市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大家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張雷說。

在興平,像逸夫小學這樣的美育實踐探索“遍地開花”:

金城第一學校著力打造“清·遠”文化,探索“清雅美育”課程,通過舞蹈、書法、繪畫、剪紙等一系列社團活動教會學生欣賞美、創造美、表達美、傳承美。“為了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我們舉辦了首屆‘清雅啟美’校園藝術節,學生們的亮眼表現更堅定了學校持續深化美育的決心。”校長楊佳社說。

實驗小學結合“和美”文化主題,開設了古箏、啦啦操、合唱、美術、舞蹈等文化藝術類社團,讓特色社團成為了“育美”的重要陣地。此外,全員運動會、“六一”藝術節、合唱比賽、美術及手工作品展等豐富的校園活動無不為學生了提供了展示自我、體驗美的機會。“得益于特色美育實踐,師生們近年來屢獲省市獎項,今后我們將利用信息技術探索多樣化的美育方法,更好滿足學生成長需求。”校長王歌寧說。

電務處學校依托“家長學校”等平臺,鼓勵家長帶領學生在博物館、科技館中感受文明之美;秦嶺小學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秀外慧中,巧手迎新”慶元旦文化藝術學科周展示活動,讓教師們也能在工作之余感受編織、書法、繪畫等的魅力,提升教師審美素養……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凝聚育人合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升學生美育素養及核心素養,加快全市教育高質量建設步伐,辦好群眾滿意的教育。”王敏說。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