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2023年度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發布
發布時間:2024-01-25 16:20:3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3年,寶雞市中等職業教育堅持以“強基礎、提質量、培優質、促發展、優服務”為工作思路,全力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全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1.基本情況
1.1 規模結構
2023年,全市共有教育部門管理中職學校17所,公辦縣級職教中心12所,民辦職業中專5所。
2023年,全市教育部門管理的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28082人,畢業生6823人,全年共招生7760人(以上數據含市體育運動學校、寶雞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
1.2 設施設備
2023年全市中職學校生均校園用地面積59.5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35.24平方米,生均教學、實習儀器設備資產值0.95萬元;生均紙質圖書數58冊,生均電子圖書資源數30冊,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1000Mbps。
1.3教師隊伍
2023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總數1674人,其中專任教師1563人。
2.學生發展質量
2.1黨建引領
全市各中職學校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牢“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總要求,真正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鼓勵黨員爭先創優,發揮黨員先進性,自覺為職業教育發展貢獻力量。緊抓各校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深化特色黨建“雙五”行動,加快“黨建+”品牌建設,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穩步推進。
2.2立德樹人
全市中職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新時代 新德育”鑄魂行動,開展思政課大練兵活動,不斷豐富德育載體,創新德育形式,建立長效機制,推進德育工作特色化發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書香養德”讀書勵志、“真情潤德”感恩回報、“儀式育德”莊重教育、“行動立德”志愿服務、“課堂蘊德”德育提升、“攜手弘德”家校育人六大活動為載體,每年舉辦職業中學感恩周、讀書月、藝術節等活動,推動德育系列化、課程化、生活化。
2.3就業質量
2.3.1產業分布。從事第一產業畢業生14人,從事第二產業畢業生306人,從事第三產業畢業生285人。主要方向為第二產業。2.3.2就業地域及地點。本地就業畢業生61人,異地就業畢業生542人,境外就業2人。2.3.3就業渠道。學校推薦就業559人,其他渠道就業46人。學校推薦仍然是主要就業方式。2.3.4升學情況。在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中,按升學層次分類,本科層次181人,專科層次5417人。
2.4創新創業
2.4.1隴縣職業教育中心創新構建以“黨建引領、提質增效、技能為本”為特色的育人新格局。
黨建引領,加強立德樹人工作。貫徹“三全育人”要求,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足時代背景,結合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思政課程創新,改進思政工作方法,組織開展教師思政教育培訓。通過黨的創新理論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武裝,保障黨的教育思想對立德樹人工作的引領。
提質增效,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對標“雙達標”條件,深入推進學校二期擴建項目,進一步優化專業布局和專業設施建設,促使學校辦學條件和校園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多管齊下,加強勵志成才教育。開展紀律安全教育月、行為習慣教育月和文明禮儀教育月、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技能才藝等系列勵志成才教育。實施職教高考圓夢工程。密切關注高考動態,隨時掌握有關高考信息,不斷完善創新高考備考策略。2023年,學校職教高考本科上線33人,上線人數連續穩居全市前列。實施技能大賽突破工程。近年來以技能大賽為突破,注重培養學生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連續3年獲市級技能大賽團體總分三等獎。實施校企合作深化工程。學校與海信(浙江)空調有限公司、居勤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積極開展學生頂崗實習和“雙返生”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2.4.2岐山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平臺優勢,以做大做強“一碗面”“一輛車”經濟為出發點,加強職業生涯教育及創新創業教育。
岐山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立足縣域產業轉型發展需要,發揮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優勢和技能培訓主陣地作用,根據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口轉移創業就業需求,大力培育現代服務、智能制造、信息技術三大專業集群,利用各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優勢,積極承擔企業和社區的技能培訓、技術服務任務,圍繞“一碗面”“一輛車”及電子商務等產業經濟,扎實實施職業技能培訓、“雙返生”培訓等活動。本學年,開展技能培訓類 363 人次、“雙返生”培訓 502 人次,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以西安飯莊、北京好利來、海信集團、美的集團等企業為依托,深入開展中餐烹飪、西餐烹飪、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電子技術應用等專業“訂單班”“冠名班”校企合作培養。開足開齊《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積極進行就業創業指導,采取“學校推薦、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本年度60 余人進入寶雞、西安等周邊中小食品、餐飲、機械制造等企業工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5技能大賽
堅持“大賽引領,以賽促改”,積極舉辦全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全市16所中職學校443名學生參賽,參賽人數為歷年之最。積極組織參加省賽國賽,榮獲技能大賽國賽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榮獲省賽一等獎10個、二等獎27個、三等獎27個,大賽成績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市教育局榮獲優秀組織獎,有效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
3.教育教學質量
3.1專業建設質量
2023年,該市中等職業學校共計開設土木水利類、加工制造類、輕紡食品類、交通運輸類、信息技術類等13個大類 73個專業。對接產業變革、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對7所學校優化新增專業8個。根據專業大類就業數據來看,裝備制造大類畢業生1297人,就業率為96.1%,電子與信息大類畢業生2879人,就業率為96.1%,文化藝術大類畢業生670人,就業率為100%,交通運輸大類畢業生591人,就業率為99%,財經商貿大類畢業生469人,就業率為99.6%,綜上所述,裝備制造大類、電子與信息大類是學生選擇就業的主要方向。
3.2質量保證
對接產業變革、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對7所學校優化新增專業8個。推進中職學校“雙達標”“雙優計劃”和“辦學條件達標工程”,12所學校順利接受省級“雙達標”復核;眉縣、鳳翔縣、千陽縣、陳倉區、岐山縣5所職教中心成功創建成為省級“高水平示范校”,13個專業成功創建為省級“高水平示范專業”。
3.3師資隊伍建設
該市組織開展2023年全市中職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評選一等獎團隊6個,二等獎團隊10個,三等獎團隊16個。積極組織16個團隊參加全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榮獲二等獎2個,三等獎7個。推薦1個團隊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組織開展全市中職學校教師公開課活動,評選出2023年中等職業學校市級優質公開課50節。遴選101人參加了陜西省2023年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省)培項目,遴選40人參加了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培訓。
3.4校企雙元育人
3.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2023年,該市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四合三對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專業設置對接行業需求,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為抓手,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了一大批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共有17所學校與100余家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開設訂單培養企業冠名班20余個。
3.4.2學生實習情況
各中職學校能嚴格執行陜西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陜西省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細則》等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實習計劃,選派優秀教師帶領實習學生并進行跟蹤指導。通過完善各項措施,有效保障了學生實習工作的安全有序開展。
4.服務貢獻質量
4.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2023年該市中職畢業生總人數為6823人,就業人數為6580人,就業率96.44%,直接就業982人,升入高一級學校5598人。畢業生就業情況呈現以下特點:1.畢業生就業率比較高。通過就業數據分析,2023年該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6.44%,充分體現出該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繼續受到經濟市場的認可。中職教育與社會產業經濟發展結合緊密,是支撐和保障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2.對口就業人數比例保持在較高水平。2023年對口就業率為61%。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中職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較高,實現了就業崗位與專業基本一致,充分證明了中職學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適應就業市場需求和區域產業發展特點,遵循辦學規律,加強學生職業技能訓練與職業道德養成,不斷提高自身辦學水平,做好就業準備相關工作,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該市發展的成功道路。3.升入高一級院校深造的畢業生總量和比例持續提高。2023年該市升入高一級院校深造的畢業生人數為5598人,比2023年人數增加488人,占總畢業生人數的82%。該市中職學校注重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培養,著力打通中高職上升通道,為升學深造的學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4.2 社會服務
堅持以提高勞動者實用技能為核心,以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農場校為基地,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596期,完成培訓49365人次(2023年全市共有15所中職學校承擔了“雙返生”培訓任務,共培訓“雙返生”3888人),職業教育造血賦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助力了鄉村振興。
4.3對口支援
堅持以“結對幫扶、掛職鍛煉、師資培訓、職教合作”為重點,全面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創新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實效,蘇陜教育協作深入高效開展。目前,扶風縣、麟游縣、千陽縣、隴縣、太白縣教體局與徐州市對應縣區教體局結對簽訂合作協議及對口幫扶工作計劃。至此,有30所學校簽訂幫扶共建協議書(其中2023年新增結對學校12所),全方位搭建互助互動平臺。全市結對學校覆蓋了高中(職中)、初中、小學、幼教所有學段,實現了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協作結對幫扶全面覆蓋。2023年,雙方交流142人,其中該市選派84名干部、教師赴徐州市交流學習。徐州市58名干部、教師來該市傳經送寶、考察學習。
5.政策落實質量
嚴把招生政策規定要求,從計劃管理、招生宣傳、生源穩控、考核獎懲等方面統籌推進,形成一體聯動、壓茬推進、導疏結合、多頭發力的良好工作機制。
6.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6.1主要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方面。職業教育專業轉型快,設施設備投入大,教育教學活動花費多,導致職業教育的基礎建設與發展形勢不相適應。二是經費投入方面。雖然中職以外其它學段的生均公用經費均已落實,但中職教育投入缺乏政策保障。部分縣區對“地方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落實不夠到位。三是師資隊伍方面。職業學校教師數量長期不足,技能教師、“雙師型”教師短缺。中職學校在編制管理、評優數模、職稱評審等方面與普通高中存在差別化政策。
6.2改進措施
一是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功夫深化改革、完善體系,調整結構、提高質量,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全力構建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制度體系。
二是全面夯實職業教育發展基礎。全力支持中職學校“雙達標”“雙示范”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推進新材料與新能源、衛生健康、現代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6個大類的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打造梯次搭配、互為補充的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平臺。
三是著力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進職業學校“質量攻堅、專業優化、師資建設、管理提質、基礎提升”5大行動,強化內涵建設,全力提質培優。突出學校內涵建設,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探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不斷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激勵政策,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支持、引導、鼓勵校企合作辦學,全面提升全市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
四是全力做優職業教育發展環境。落實政府統籌責任,建立職業教育財政保障制度,確保地方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堅持將縣(區)政府落實職業教育發展政策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加大對國家發展職業教育新政策、新精神的宣傳力度,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職教良好發展環境。
寶雞市教育局
2024年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