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多元化賦能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強筋壯骨”
作者:吳耀晴 朱昌華
發布時間:2024-01-19 14:40:37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略陽縣教研室立足行業實際,采取多元融合舉措,為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強筋壯骨”,實現教科研水平與教育質量提升互促共贏。2023年榮獲省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全市教師能力提升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突出抓實集團化辦學與學科基地建設。該縣聚焦目標導向,制定出臺《略陽縣集團化辦學考核評價體系》《略陽縣學科基地建設考核評價體系》等規范性文件,著力夯實集團化辦學和學科基地建設工作職責,采取定任務、列清單、勤指導、重督促等方式,將集團化辦學與學科基地建設任務落實落細;聚焦問題導向,針對學校教學短板弱項和教師需求,組織集團化總校和學科基地學校省市級名師參與教學視導、示范。截止2023年年底,開展名師送教送培示范課70余節,名師評課議課20余場次,教研員參與觀摩聽課210節次,落實集團校校長教師交流互派73人次;聚焦結果導向,充分發揮縣教體主管部門獎勵補助政策的激勵作用,對年度集團化辦學和學科基地建設考核結果為優秀等次的學校,分別頒發獎勵資金,以激發其抓好集團化辦學和學科基地建設的工作積極性。
突出抓實師資隊伍建設與教研教改。該縣以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提升為落腳點,不斷推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依托集團化辦學和學科基地建設優質資源,發揮“名校+”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結對交流培訓活動,2023年培養省級教學能手13名、市級教學能手30名;利用天漢好課堂“三個一”主題教研、學校管理與學科類教師外出跟崗培訓,先后使1.2萬余人次校(園)長和教師得到培訓。為破解極少數學校教育質量滯后的困境,堅持以生動活潑的小教研、微教研、教研員駐校蹲點抓教研等活動,有效促進薄弱化學校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指導作用,全年立項省市級課題39個,在研課題36個;19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分別獲得省級8項、市級11項,李春俠名師工作室4人團隊在新世紀小學數學第五屆全國名師工作室教學設計與課題展示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突出抓實教學質量提升與鄉村教育振興。該縣注重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深入挖掘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名師示范課、教學視導、專題講座、課堂質效調度等形式,培優補短,促進城鄉學校課堂教學同頻共振;組織名優教師成立全縣義務教育段大備課組,以優化作業分層設計為重點,每周固定半天時間開展集中研討備課,為全縣學校搭建起課堂教學交流平臺,推進了“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全縣有9名教師在省市級教學創新大賽中獲獎。強化中高考復習備考,聯系省市命題專家線上線下指導復習備考,并及時跟蹤中高考模擬督考,并不斷加強職業教育、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教學指導。積極履行聯鎮駐村抓鄉村振興工作職責,選派4名骨干力量進駐西淮壩鎮梁家河村,協助村“兩委”抓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深入聯鎮包校單位,大力開展教育幫扶,實現學校教育質量提升與鄉村教育振興同步發展。



